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病理生理学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1:30: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即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疾病 (Diseas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

乱而发生的功能、代谢、形态的异常变化,并由此出现临床的症状和体征。

三、亚健康(Subhealth) 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减

退,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

病因学(Etiology)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

1、生物性致病因素 2.物化因素 4.营养性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5.遗传性因素

6、先天性因素 7、免疫性因素 8、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能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如环境、营养状况、性别、年龄等。

诱因:作用于病因或机体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发病学(Pathogenesis)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 (二)因果交替 (三)局部与整体 疾病转归

(一)康复(rehabilitation ) (二)死亡(Death)

- 1 -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停止,即脑死亡。 传统的临床死亡标志: 心跳停止、 呼吸停止、 各种反射消失 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第一节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60%

包括血浆5%、组织液15%和细胞内液40%,因年龄、性别、胖瘦而不同, 二、体液渗透压

l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引起的渗透压。数值上接近总渗透压。 2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

由蛋白质等大分子产生的渗透压。其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仅占血浆总渗透压的0.5%,但有维持血容量的作用。

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10 mmol/L 三、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平衡

正常血清钠浓度:130 ~ 150mmol/L 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正常血清钾浓度:3.5 ~ 5.5mmol/L 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四、.水、钠正常代谢的调节

渴中枢 作用:引起渴感,促进饮水。

刺激因素: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ADH) 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促释放因素:1)

- 2 -

水、钠代谢

血浆渗透压↑ 2)有效循环血量↓ 3)应激

醛固酮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排 H+、 K+ 促释放因素:(1)有效循环血量↓ (2)血Na+降低 (3)血K+增高 心房利钠肽(ANF)

作用:1)减少肾素分泌2)拮抗血管紧张素缩血管作用3)抑制醛固酮的分泌4)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 促释放因素:血容量增加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 脱 水 (Dehydration)

概念:多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2%体重),并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

(一)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特征:失盐大于失水,血钠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 mmol/L。 原因和机制: 体液丢失,只补水而未及时补钠 1、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失液,只补水未补盐; 2、经肾丢失

(1)长期使用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抑制髓袢升支对Na+的重吸收 (2)肾实质性疾病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对机体影响: 脱水,只补水而未补盐,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 2 -

防治原则:1.治疗原发病 2.补液 先盐水后糖水,二盐一糖 (二)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hypertonic dehydration)

特点:失水大于失钠,,血浆渗透压大于310 mmol/L,血钠高于150mmol/L的脱水。 原因:失水过多加上饮水不足。

对机体的影响: 失水多于失盐,使细胞外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进入细胞外,细胞内液减少为主。

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 2.补液 先糖水后盐水,二糖一盐 (三)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特点 :水盐成比例丧失

血清[Na+]=130~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280~310 mmol /L 对机体的影响:脱水,水盐成比例丧失,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均减少 防治原则:1.治疗原发病

2.补液先盐后糖,一盐一糖

二、水 肿 (Edema) (一)概念

- 3 -

搜索更多关于: 病理生理学总结 的文档
病理生理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jan53rvc862m61dld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