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数据量和高速率 D、小数据量和高速率
( A )
13、ODN在建设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宜选用 方式。
A、一级分光 C、无分光
B、二级分光 D、以上均可以
14、在建设成本低于一级分光方式,并且满足PON系统设计 情况下,可选用二级分光方式,使用二级分光时不可使用 模式。
A、最大光路损耗、分散设置
( B )
B、最大光路损耗、汇单元 D、光路损耗验收值、汇单元
( D )
C、光路损耗验收值、分散设置
15、ODN使用二级分光时,楼道分光宜使用 方式。
A、1:16 C、1:64
B、1:32 D、小分光比
16、ODN馈线光缆: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 的光纤链路。
( D )
A、第二级分光器的入口
B、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 C、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 D、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
17、ODN支线光缆: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 间的光纤链路。( B )
A、第二级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 B、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 C、第二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
D、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
18、光分路器设置位置在主干光交接箱时,ODN馈线部分是用户接入层光缆的 ( A )
A、主干光缆 C、引入光缆
B、配线光缆 D、汇聚光缆
19、光分路器设置位置在主干光交接箱时,ODN支线含有用户接入层光缆的 。( B )
A、主干光缆 C、中继光缆
B、配线光缆 D、汇聚光缆
34、当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光分路器设在用户侧时,光分路器可安装在室外 。( C )
A、小区中心机房 C、小区光交接箱
B、楼内弱电井 D、楼层壁龛箱
( C )
35、当采用一级分光方式时,光分路器上连光缆一般不会来自 。
A、小区机房 C、OLT机房
B、小区光交接箱 D、主干光交
36、当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光分路器可设在主干层,这种方式适合于用户非常分散的情况
及 。
( D )
A、多层公寓楼 B、小高层公寓楼 D、新建的用户光缆网
C、高档别墅区
37、当采用二级分光方式,一、二级光分路器均设在驻地网时,第一级光分路器可安装在 。
( B )
A、主干光交 C、OLT机房
B、小区机房 D、以上均可以
38、当采用二级分光方式,一、二级光分路器均设在驻地网时,第二级光分路器可安装在 。
( D )
A、楼内弱电井 C、小区光交
B、楼层壁龛箱 D、以上均可以
39、当采用二级分光方式,一、二级光分路器均设在驻地网时,此种方式比较适合于 。
( A )
A、多层公寓楼 B、用户非常分散的情况 D、组合成小群的用户
C、高档别墅区
40、馈线光缆、支线光缆必须符合IEC和国家的行业最新标准,光纤应符合 要求,入户光缆宜选用符合 要求的光纤,以适应复杂的敷设条件。
A、ITU G.652D、ITU G.657A1 C、ITU G.652D、ITU G.657A2
( C )
B、ITU G.655、ITU G.657A1 D、ITU G.655、ITU G.657A2
41、馈线光缆纤芯数量不得低于一级光分路器上行端口的数量,且应留有 的冗余。
( D )
A、10% C、25%
B、20% D、30%
42、在易受雷击、强电影响且无法对光缆进行可靠接地的环境,宜选用 光缆。( B )
A、金属蝶形引入光缆
B、非金属蝶形引入光缆 D、管道蝶形引入光缆
( A )
C、自承式金属蝶形引入光缆
43、入户光缆在室内(建筑物以内)环境下,宜选用 光缆。
A、普通蝶形引入光缆
B、管道蝶形引入光缆 D、以上均可以
C、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44、入户光缆如需同时适用于室内外环境,宜选用 光缆。
A、管道蝶形引入光缆
( D )
B、小型中心束管式光缆 D、以上均可以
( C )
C、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45、当光缆需在管道中穿放时,不得使用 光缆。
A、管道蝶形引入光缆
B、小型中心束管式光缆 D、普通蝶形引入光缆
C、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46、入户光缆如需同时适用于室内外环境,不得 光缆。
A、管道蝶形引入光缆
( D )
B、小型中心束管式光缆 D、普通蝶形引入光缆
( A )
C、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47、住宅用户引入光缆宜采用 光缆。
A、1芯 C、3芯
B、2芯 D、4芯
48、当以机械插头(座)方式成端于入户型综合信息箱内时,用户引入光缆至少预留 。
( C )
A、30CM C、50CM
B、40CM D、60CM
49、当以尾纤方式成端于入户型综合信息箱内时,接续点应使用A86面板或专用卡固装置做好固定,尾纤、用户引入光缆可预留 。
A、90CM C、40CM
B、50CM D、30CM
( B )
( B )
50、综合信息箱内各类线缆应盘扎整齐,光纤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
A、20mm C、40mm
B、30mm D、50mm
51、在高层楼内垂直方向,用户引入光缆在弱电竖井内宜沿桥架敷设,每隔 应进行绑扎固定,蝶形光缆宜用PVC软管保护。
A、0.5m C、1.5m
B、1m D、2m
( C )
52、蝶形光缆必须采用人工方式布放,在暗管、槽道内布放时,应分段布放,一次性牵引的长度不宜超过 。
A、5m C、15m
( D )
B、10m D、20m
53、光缆施工前应对路由进行进行仔细勘察计算,当穿放长度小于 时,可不用”倒8字”,但必须控制穿放速度,并在光缆盘放处留有专人值守,防止光缆缠绕打结。( D )
A、15m C、25m
B、20m D、30m
( A )
54、蝶形光缆布放时,牵引力应小于光缆短期受力限制的 。
A、80% C、50%
B、60% D、40%
55、综合信息箱安装位置的选择应便于布线,应能保证ONU设备至用户信息点的五类线长度在 以内,且五类线布放宜通过楼内桥架或暗管敷设,不宜出楼。
( C )
A、50m C、90m
B、60m D、100m
56、楼道型综合信息箱体中心465×240区域为ONU安装区域,两个ONU安装时采用叠加方式,应保证设备间距不小于 。
A、30mm C、40mm
( B )
B、35mm D、45mm
( A )
57、入户型综合信息箱箱体的尺寸为 (宽×高×厚,单位:mm)。
A、350×300×120 C、350×300×150
B、300×300×120 D、450×300×120
58、入户型综合信息箱安装位置宜位于用户门厅处,距地 嵌入墙体内。 ( B )
A、0.3m C、1m
B、0.5m D、无所谓
59、蝶形光缆在入户型综合信息箱内部绕线的时需保证弯曲半径不小于 ,多圈缠绕时需用绑扎线进行绑扎。
A、5mm C、15mm
( B )
B、10mm D、20mm
60、分纤箱容量应根据该单元终期用户数来选定。楼道内分纤箱不宜选择大于 的箱体。
( C )
A、24芯 C、48芯
B、36芯 D、64芯
61、室外引入光缆一般从 穿线洞进入分纤箱,通过固定装置对加强芯进行接地,并剥离外护层穿入套管。在左侧中央盘纤轮顺时针缠绕后进入右侧熔纤盘内。蝶形光缆可从 穿线洞进线,通过固定装置平行固定后,在熔纤盘一侧进线,在熔纤盘内按同一方向绕线至热熔管。
A、左侧底部、左侧上部
( D )
B、右侧底部、右侧上部 D、左侧底部、右侧上下
C、左侧上下、右侧上下
62、分光分纤箱容量应根据分光区(指光分路器所覆盖的区域)内终期用户数来选定,分光分纤不宜选择大于128芯的箱体,非汇单元方式下楼道分光分纤箱配置不宜超过 。 ( C )
A、24芯 C、48芯
B、36芯 D、64芯
63、安装在室内分光分纤箱内的光分路器按终期容量配置时,其尾纤可采用固定接续方式与外部光缆连接,选用的光分路器尾纤长度不宜少于 。
A、50cm C、90cm
B、75cm D、100cm
( C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