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作者:廖秀妹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通过国培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后我才茅塞顿开,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想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老师除了吃透教材,明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外,我认为老师要时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 我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于三方面:思维的发展;教学切入点;正确的引导。如果这三方面能够做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1.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们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 从低年级到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他们不再是什么事儿都听老师的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但是还不能判断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教师要想很好地了解学生,就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心理。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他们的概括虽然还有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或属性,但是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大大增加。进入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更进一步,教师如若要学生听话,就更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因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为主,所以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只属于初步抽象思维。
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信,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少批评指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了解了小学生各个阶段的思维情况,再对他们进行教学,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心理以及思维,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找准教学切入点
面对刚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从各个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兴趣培养当中,应当以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语文做出自己喜欢的理解,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