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指导学生进行膝跳反射实验:两人一组,先由一人当主试,另一人当被试,被试坐在椅子上,将一条腿自然地搁在另一条腿上,使小腿完全放松,主试用带橡皮的木锤迅速叩击被试膝盖下位的韧带,互换角色重作实验 要求 (1)观察实验现象 (2)鼓励学生提问 描述实验现象:被试的小腿突然跳起。 总结反射的概念并举例: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如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 提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师生共同分析,最好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1)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有:腿分析并解决学生的疑问,主要有: 没有完全放松、叩击的部位不准确、(1)为什么我的实验没有成功? 叩击的速度太慢等 (2)我本来不想让小腿跳起来,可小腿还是跳起来了? 为什么跳起来的却是小腿呢? 放映一段录橡(展示膝跳反射的形成过程),设疑:木锤的叩击是怎样变成伸小腿的动作的呢? 引导学生分析膝跳反射发生的过程 (2)说明了膝跳反射不需要意识的支配,所以它是不需要通过大脑就能完髓里 (3)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的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到脊髓里的神经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的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 (3)我叩击的是膝盖下位的韧带,成的反射,也就是它的反射中枢在脊探讨 完成膝跳反射活动必须由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参与?(多媒体展示反射弧) 讨论 1、在膝跳反射活动中,你是先感到叩击呢还是先伸小腿? 2、伸小腿的动作不需要意识的支配,那么人能不能有意识的控制伸小腿的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反射弧 总结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感受器 ? 传入神经纤维? 脊髓 ? 传出神经纤维 ? 效应器 学生4人一组,共同讨论交流后发表看法 回答:先伸小腿。因为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里,由于路径不同,时间也不一样,当感觉信息还在上传途中时,膝跳反射就已经完成了 回答:人能有意识的控制伸小腿的反应,说明大脑对脊髓的活动是能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41
拓展与应用 分析人对排尿反射的调节 2、婴儿的排尿情况和青少年有何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 3、人在极度恐惧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患者也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两种情况一样吗? 围绕问题学生仔细阅读教材53页内1、排尿反射的基本过程是: 膀胱内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脊髓的排尿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1、请你说出排尿反射的基本过程 容,独立思考后回答,同学之间补充 ?效应器 2、婴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够完善,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青少年能在不便的场合抑制排尿,这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3、人在极度恐惧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是大脑皮层对脊髓初级中枢控制减弱而引起的,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是脊髓不能将排尿的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能对脊髓初级中枢起控制作用而引起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人体活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课外探究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若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都不会出现 巩固所学知识 (上海市尚文中学 梅守真老师提供)
八、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它们是( 中枢 )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由[A](脑)和[C](脊髓)组成,后者由[B](脑神经)和[D](脊神经)组成。
2、脑和脊髓通过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与躯体和内脏联系。
3、根据教材中的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完成一个反射的基本结构,依次是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中枢 、 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C) 5、(C) 6、(B) 7、 (C) 8、(B) 9、(C)。 (三)问答题
1、步骤一的目的是什么? 对照实验,证明左、右后肢的反射弧结构都是完整的 。
从步骤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出现发射(右后肢
42
出现反射)。左后肢缺少感受器,反射不出现 。
从步骤三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被破坏后,左、右后肢的反射弧结构均因缺少中枢而使反射不能出现 。
2、因为脊髓的末端在成年人终于第一、第二腰椎之间,在第三腰椎以下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
3、木棰叩击刺激了感受器,引起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抵达中枢,经中枢的整合,发出指令经传出神经抵达效应器(骨骼肌),肌肉兴奋,产生收缩,使小腿上抬 。
4、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自动的,不需要经过思考,速度较快,它可在伤害产生之前使机体脱离危险的环境。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脊髓:膝跳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排粪发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等。
脑干:眨眼反射中枢、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反射中枢、吞咽反射中枢等。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摄食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血压调节中枢、睡眠调节中枢等 2、危险刺激——眼睛——传入神经——皮层下神经中枢(下丘脑)——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心脏、肾上腺——心跳加快
43
第2节 激素调节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神经系统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后,为进一步了解内分泌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而安排的,主要介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仍属于人体这一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按照本教材的体例,每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你知道吗”模块选择了“你知道胰岛素吗”向学生介绍胰岛素的发现过程,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以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治疗糖尿病,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
“学习与探究“模块重点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激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分析应急反应的过程说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通过对一些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对于人体主要系统如何相互依存、分工合作完成整体功能有较深的理解,也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学奠定了基础。
“拓展视野”模块中安排了“激素‘公害’”,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2、知道激素作用的特点。举例说明激素的作用及分泌失常的后果。 3、知道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等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 4、知道器官和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比较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所造成的后果,了解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
2、学会比较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
3、理解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进行反应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胰岛素的发现,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勤于实践、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2、通过我国首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渗透爱国主义和创新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内分泌系统的特点。知道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部位。 2、知道激素的概念,能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3、能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人体的整体性,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互关系。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