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者多到能够大量集中时,大卖场才有存在的必要。
百货公司的兴起确实是如此的例子:历史上第一家百货公司于1852年出现在巴黎,创办人波西柯夫妇首先提出入店自由、积极集客、商品公开陈列、以及现金交易、薄利多销等经营原则,从此之后商店经营起了革命。这件事发生在当时的世界之都巴黎,也发生于大众消费(相关于过去的贵族消费)兴起的时代,由此可知,消费者数量是大型卖场出现的前提。
计算机大卖场存在的条件 大型计算机卖场的存在条件是当计算机变成与专门多人相关的情况的时候。在个人计算机时代之前,计算机没有门市,若要买IBM计算机,得先和IBM的业务员约好,他来向你解释,你来向他要求。个人计算机兴起之后,中小企业把个人计算机当作大计算机的替代选择,尽管买计算机依旧少数人(公司的信息器材采购人员)的工作,然而差不多比过去多专门多,同时也支持了各种计算机门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直到个人计算机进入家
2 / 2
庭,变成生活,买计算机才成了每个人的行为,他们开始需要与MIS人员不一样的服务,在这类人专门多的地点(也确实是较大的都市),计算机大型卖场才有生存之理。
现在计算机商品选择差不多多到一个地步,必须用较大面积陈列才能满足需要,若干单品的周转规模也达到了。且政府在基于信息竞争能力即国家竞争能力的考量下,积极推动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及国家信息通信基础建设(NII),国内信息市场的进展因之异常蓬勃。
依据MIC的统计,1997年国内PC市场规模已达87万台,预估以后仍将高速成长,商业利益相当可观。就市场规模而言,预估以后三年国内PC市场将以每年15%~20%的成长率持续成长,至公元2000年时规模应可达到145万台,市场荣景可期。
软件业是否发达亦是决定大型计算机卖场成败的关键,因为软件大量而快速的更新,才能促使计算机卖场的消费频次得以提高,因为,唯有大众化的力量才能支撑卖场的巨大化。
只是,计算机大卖场与计算机消费的大众化事实上息息相
2 / 2
关,因为,假如整个社会没有实际下功夫作计算机全民化的工作,大卖场专门难单独开起来,同样地,假如没有开放式的计算机大卖场的存在,全民接触计算机的经验也专门难大幅扩张。
经营的原则 计算机大型卖场采取的经营策略,不外乎是更大的开放陈列面积,更齐全的品牌选择,更清晰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比起美国或日本的大型卖场,台湾的大型卖场仅确实是初具雏形,宽大明亮、货色齐全、定价明确的的特色差不多有了,但价格的竞争力和软件产品的充实程度则还有待加强。
台湾计算机卖场的进展,我们认为应该是:比现在更大、货色种类更多、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搭配各种活动和各种广告来刺激消费者的访问,这是计算机大卖场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 企业访谈
前言 为了更了解计算机流通业的趋势和实际的状况,本组总共花
2 / 2
了约一星期的时刻,除了到T-zone 各家门市部做实际的调查之外,我们也到Nova, Aurora 等要紧竞争对手之量贩店或商圈式卖场去参访,最要紧调查的目标是了解T-zone 的顾客是哪些人? 除了 T-zone 之外,其它竞争者的状况如何样? 消费行为? 店铺的设计与摆设,服务人员的服务品质 ?….等等相关且广泛性的议题,做实际的了解与深入的讨论。在这部分,我们总共附三份与 T-zone 相关的访谈报告在其中。
T-zone 参访前之问卷 T-Zone专题研究
1. 贵公司在配合公司愿景(符合家庭,公司使用者)上是否有哪些策略来辅助??譬如:低价化,差异化
2 / 2
2. 这些策略是否有要紧的活动来辅助实际的实行??譬如讲:低成本活动,定期折扣,一次购足….等活动??有什么辅助的活动来关心这些要紧活动的组成??
2 / 2
如下图表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