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e3+和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酶与激素一样使用后立即被灭活,所以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合成酶
【解析】选A。低温下酶的活性被抑制,而空间结构稳定,不会变性失活,因此酶适于低温下保存,A项正确;Fe3+和酶均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给过氧化氢的分解提供能量,B项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项错误;酶在化学反应后不被灭活,不需源源不断地合成,D项错误。 2.(2019·太原模拟)下列关于探究酶活性实验的设计思路,最适宜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选B。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造成干扰,A项错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B项正确;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C项错误;斐林试剂是碱性,改变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D项错误。
考点二 与酶有关的曲线和图形分析
1.酶高效性的曲线: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2)酶和无机催化剂一样,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酶专一性的曲线:
(1)加入某种酶,底物A剩余量不变,而底物B剩余量减少。 (2)某种酶不能催化底物A水解,可以催化底物B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酶专一性的图形:
(1)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该酶催化的物质。
(2)酶和被催化的物质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和pH:
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会丧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空间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③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②乙图: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典例】(2016·全国卷Ⅱ)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产物浓度与酶活性有关,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高。
(2)解题关键:温度升高或底物增加都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本质与特性、温度与底物对酶活性的影响。 (1)由曲线分析知,B组的产物浓度达到饱和点的速度比A组快,C组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酶失活,所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2)A组为20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适当升高温度,酶的活性会增强,表现为催化反应的速度加快。
(3)分析C组曲线可知,t2之前产物的浓度不再增加,说明反应已经停止,酶失去了催化作用,此时再增加底物的量,因为酶已失活,产物的总量也不再增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