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次衬砌堵头钢模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衬砌堵头钢模安装及混凝土逐孔浇筑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衬砌作业。
2 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3)改建铁路广通至大理扩能改造工程隧道施工图。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通至大理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六标祥云隧道。 4 施工准备
4.1 二次衬砌端头模板准备。二次衬砌端头模板由两部分组成内侧采用定型钢模板,外侧采用木模板。定型钢模板委托模板厂统一设计加工,运到作业现场使用。
4.2 二次衬砌浇筑需要在衬砌台车窗口位置搭设“U”型溜槽,方便混凝土布料。布料 “U”型溜槽采用δ=3mm钢板制作而成,槽宽40cm,槽深30cm。
4.3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隧道衬砌要遵循“仰拱超前、墙拱整体衬砌”的原则,初期支护
完成后,为有效地控制其变形,仰拱尽量紧跟开挖面施工,仰拱填充采用栈桥平台以解决洞内运输问题,并进行全幅一次性施工。仰拱施作完成后,利用多功能作业平台人工铺设防水板,绑扎钢筋后,采用液压整体式衬砌台车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拱墙一次性整体灌注施工。混凝土在洞外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混凝土输送泵泵送通过布料槽及拱顶混凝土浇注孔入模。
5.1 二次衬砌堵头模板安装
二次衬砌堵头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衬砌台车定位完成后,进行堵头模板安装。堵头模板的安装其核心是中埋止水带的定位与安装。
(1)、施工工艺:
a、在衬砌台车端头安装内侧钢质端模;首次或跳段衬砌应两端安装钢端模。
b、二次衬砌台车就位后,在钢质端板外缘铺设中埋式止水带,并按50cm间距设置止水带钢筋卡,固定在端模轮缘面上。
c、在中埋式止水带与防水板之间安装木质端模,用木楔填缝、楔紧木端模,卡紧中埋式止水带。
d、利用杠杆原理加固外侧木质端模,即用钢管插入在内侧钢质端模预留孔,抵紧边墙,内、外端模与钢管间用木楔块楔紧。
e、浇筑混凝土。
f、待模筑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凿除泡沫板,填石棉沥青麻丝。模筑下一环混凝土。
g、局部空隙压入双份聚硫防水密封胶。
防水层外缘木质端模中埋式止水带木楔背木定位角钢绑定轧丝绑定钢筋止水带钢筋卡(间距50cm环向布置)衬砌台车模板联接螺栓M10衬砌台车模板端肋板木楔内缘钢质端模钢管
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示意图(未示出背贴止水带位置)
(2)、工艺要点:
a、将端模一分为二,内侧为定型钢模板、外侧木模板。 b、内端模与衬砌台车栓接,定位止水带。 c、外端模与内端模夹持固定止水带。
d、钢筋卡与内端模连接,支撑约束止水带,防止扭曲。钢筋卡尺寸如图1。
止水带钢筋卡下料图:采用φ10mm钢筋弯制,因半径小弯曲时允许产生裂纹,本图单位:毫米。
图1 钢筋卡尺寸图
e、从内端模预留孔插入钢管,支撑外侧木模。 5.2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
二尺衬砌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生产由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泵送
通过布料槽由模板窗口或拱顶混凝土浇注孔入模。浇筑顺序应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宜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但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当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按接缝处理,衬砌砼接缝处必须进行凿毛处理。纵、环向施工缝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在砼浇筑过程中,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施工中如发现泵送砼坍落度不足时,不得擅自加水,应当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追加减水剂的方法解决。
(1)、布料槽布置
前期只在衬砌台车上设置了一组混凝土布料槽,不利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了改善混凝土浇筑质量,将布料槽调整为如下方式设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