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圆钢与扁钢的焊接方法为单面施焊
22、当建筑物有屏蔽时,在LPZ1区内的磁场强度跟以下哪项有关:( ) A、最大雷电流
B、雷击点与屏蔽空间之间的平均距离 C、屏蔽系数 D、接地电阻值
23、下列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B、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C、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架空线路,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 D、采用架空线路时,在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 24、以下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尺寸正确的是:( ) A、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60m时,扁钢(mm)为4×25
B、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60m时,圆钢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于10mm C、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50m时,扁钢(mm)为4×25
D、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50m时,圆钢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0mm 25、以下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尺寸正确的是:( ) A、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60m时,圆钢不少于1根,直径不小于10mm B、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60m时,圆钢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于10mm C、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50m时,扁钢(mm)为4×25 D、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为50m时,扁钢(mm)为4×20 26、以下关于独立烟囱上的引下线规格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 B、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C、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80mm,厚度不应小于4mm D、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4mm 27、由以下哪些项目构成的系统称为电子系统。( ) A、通信设备 B、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 C、无线电系统 D、电力系统装置 28、下列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线色标说法正确的是:( ) A、相线采用黄、绿、红 B、中性线用红色 C、保护线用绿色线 D、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
29、用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作为接地体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 )进行连接。
A、绑扎法 B、螺丝 C、对焊 D、搭焊 30、内部防雷包括( )。
A、防闪电感应 B、防反击 C、防闪电电涌侵入 D、防生命危险 32、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 )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
22
58
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并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A、地理 B、地质 C、土壤 D、气象 33、下列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
A、具有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B、国家级计算机中心 C、甲级大型体育馆 D、省级档案馆
34、在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架空接闪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 )等。 A、电话线 B、广播线 C、电视接收天线 D、低压架空线 35、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 )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等电位连接。 A、建筑物栏杆 B、旗杆、吊车梁 C、管道、设备 D、太阳能热水器 36、根据《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的要求,金属储罐的( )透光孔等金属附件
应做好等电位连接。
A、阻火器 B、呼吸阀 C、量油孔 D、人孔 37、当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接闪带可( )。 A、沿屋顶周边敷设 B、设在外墙外表面
C、设在屋檐边垂直面上 D、设在外墙外表面的垂直面外 38、下列可以作为专门接闪器的是( )。
A、独立接闪杆 B、架空接闪线 C、架空接闪网 D、共用电视接收装置 39、下列关于第一类防雷建筑外部防雷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 B、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
C、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一定不能大于10Ω
D、建筑物应装设等电位连接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
4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 )。
A、设计 B、施工 C、验收 D、维护和管理
41、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协调统一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做到( )。 A、安全可靠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万无一失 42、下列可以作为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组件的是( )。
A、放电间隙 B、气体放电管 C、压敏电阻 D、晶闸管 43、下列可以作为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组件的是( )。
A、放电间隙 B、气体放电管 C、压敏电阻 D、抑制二级管 44、冲击电流是由( )三个参数定义的电流。
A、电流峰值Ipeak B、电荷量Q C、比能量W / R D、电流陡度
45、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应将N 和Nc进行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N 小于或等于Nc时,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B、当N 大于Nc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59
C、当N 大于或等于Nc时,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D、当N 小于或等于Nc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46、按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确定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E 大于0.98时,定为A级;
B、当E 大于0.90小于或等于0.98时,定为B级; C、当E 大于0.80小于或等于0.90时,定为C级; D、当E 小于或等于0.80时,定为D级。
4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下列场所电子信息系统可定为A级的是( )
A、四星级酒店 B、大型体育场 C、一级安全防范单位 D、三级医院电子医疗设备 4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下列场所电子信息系统可定为B级的是( )
A、五星级酒店 B、大型体育场 C、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系统 D、小型机场 4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下列场所电子信息系统可定为C级的是( )
A、四星级酒店 B、大型有线电视系统 C、中型计算中心 D、三级金融设施 5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需要保护的设备数量、类型、重要性、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及所要求的电磁场环境等情况选择下列(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
A、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B、电磁屏蔽 C、合理布线 D、能量配合的浪涌保护器防护 51、为减小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信息系统内产生的浪涌,可以采用的屏蔽措施有( ),
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
A、建筑物屏蔽 B、设备屏蔽 C、机房屏蔽 D、线缆屏蔽和合理布设 5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在设置浪涌保护器级数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A、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B、保护距离
C、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长度 D、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 53、关于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宜设置在雷电防护区界面处;
B、应择插入损耗小、分布电容小、并与纵向平衡,近端串扰指标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C、Uc应大于线路上的最大工作电压1.5倍; D、Up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
54、关于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线可置于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内; B、应选用插入损耗小,电压驻波比小的浪涌保护器; C、浪涌保护器应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入端口处;
D、当天馈传输系统采用波导管传输时,波导管的金属外壁应与天线架、波导管支撑架及天线反射器电气连通,其接地端应就近接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55、关于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站的天线应设置于直击雷防护区( )内;
60
B、机房天馈线入户处应设室外接地端子板作为馈线和走线桥架入户处的接地点,室外接地端子板应直接与地网连接;
C、馈线入户下端接地点不应接在室内设备接地端子板上;
D、移动基站的地网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相互连接组成。 56、对于石油化工户外装置,以下情况可以不进行防直击雷设计的是( )。 A、在空旷地区的火炬、烟囱和排气筒;
B、在空旷地区分散布置的水处理场所(重要设备除外); C、安置在地面上分散布置的少量机泵和小型金属设备; D、地面管道和管架。
57、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哪些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A、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
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B、具有 0区或 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C、具有 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D、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8、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 A、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B、省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C、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D、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9、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 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 0.05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C、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 0.25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D、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a的地区,高度在 15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 15 d/a的地区,高度在 20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60、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以下哪些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 A、建筑物金属体。 B、金属装置。
C、建筑物内系统。 D、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61、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
A、在金属框架的建筑物中,或在钢筋连接在一起、电气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筑物中,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
6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