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系统有三级公共绿地,分别是 、小游园、 。其最小规模按顺序分别为1.0公顷、0.4公顷、0.04公顷。(居住区公园、组团绿地)
2、按人口数量进行城市规模划分,特大城市人口为__ _以上,大城市人口为 。 100万、50万~100万
3、城市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 ,小城市 。1:10000 ~ 1:25000 ,1:5000~1:10000
4、中国将公园分为9类,包括 、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 、植物园、古典园林、体育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居住区公园等。(综合性公园、动物园)
5、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 、 。
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
6、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 、仰视风景和 三类。 (平视风景、俯视风景)
7、地形的表现方式有: 、 、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
8、园林建筑的主要作用包括 、观景、 、组织游览路线。(景观、划分园林空间)
9、传统园林的三大体系为: 、欧洲园林体系和 。(东方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
10、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的 理论,其基本构思是立足于建设城乡结的、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田园城市理论)
11、1958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由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助手沃克斯合作设计的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方案 公园在曼哈顿岛诞生。(纽约中央公园)
12、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分别是: \\ 、 以及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城市绿地率 以及 绿化覆盖率 )
13
、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的
布
局
有 、 、 、 、 、 、 、指状等8种基本模式。(点状 、 环状 、 放射状 、 放射环状 、 网状 、 楔状 、 带状 )
14、2004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以上,人均公共绿地 平方米以上,绿地率 以上。(45% 12 38% )
15、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园绿地包括 、 、 、 、 。(综合公园 、 社区公园 、 专类公园 、 带状公园 、 街旁绿地)
16、全市性公园的用地面积一般为 公顷或更大,其服务半径为 千米,居民步行约30-50分钟内可达。(10—100 、 3—5千米)
17、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
即 、 、 、 、其他绿地G5 。(公园绿地G1 、生产绿地G2 、防护绿地G3 、附属绿地G4)
18
、
现
代
园
林
中
的
人
造
石
有: 、 、 。(塑石 、玻璃纤维人造石 、 GRC假山) 19
、
园
林
构
成
的
六
大
要
素
:
自
然
要
素 、 、 ;人工要素 、 、 。(自然要素:地形 、 植物 、 水体 ;人工要素:建筑 、 道路广场 、 园林小品 。)
20、行道树的种植方式有 和 。(树池式 和 种植带式)
21、根据1993年国家建设部公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绿地率
要求新区不低于 ,旧区改建不低于 。(30%、25%)
二、名词解释
1、绿化覆盖面积: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得重复计算。
2、公园服务半径:指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游人住地的距离。
2.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成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划的结合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4、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5、组团绿地: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休息提供场所。
6、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是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为保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素质、并自由享受的市政设施。
7、热岛效应:城市中心地区近地面温度高于周边地区以及郊区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
8、屋顶花园:是指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9、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 10、道路绿地: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用地,包括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带、分车绿带、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路口的绿化等多种形式。(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的不同进行布置。)
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m2/人)。
12、 园林小品:通常是指公园绿地中那些供休息、装饰和展示的构筑物。(第四章P162)
13、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的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
14、框景:利用门窗框、树枝干或山洞口,有选择的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恰似一幅嵌于镜框中的图画。这种利用景框所欣赏的景物称为框景。 三、判断题×√
1、居住小区中心游园主要供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服务半径一般为100-200米。×
2、园林设计中的三远视景借鉴的是诗词艺术这一艺术门类。 ×
3、园林主景的形成可以通过景物体量大而高获得主景效果,而小体量和矮的景物也可以通过对比以大衬小而得。√
4、铺装方式对空间的视觉比例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材料的尺度和铺装的形式变化可以带来空间\放大”或\收缩”感,通常来讲,大空间用大尺度铺装,小空间用小尺度铺装。 √
5、框景的应用过程中,如果观赏点与框之间的观赏视距比较远,则框的尺度可适当小一些,反之则可以放大。 ×
6、采用先收后放的方式组织空间秩序可以使观赏者在从小空间到大空间的过程中感受到空间容积扩大和豁然开朗的效果。 √
7、“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这段话所描写的造园手法是借景。 ×
8、列植就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直线和曲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 9、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包括三维空间、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 √ 10、空间设计中必须要提供足够多的专用坐凳才能满足人的使用要求。 × 11、休息设施的位置设置要考虑环境的依托,最好能提供有安全感的背部依靠,同时能提供良好的观赏视线。 √
12、D/H=1、2、3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尤以D/H=1.5~2使用最多。因此外部空间场地的最小尺寸宜等于周围垂直限定物的高度,最大尺寸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