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过其高度的两倍。 √
13、园林规划设计中景观建筑的比例就是指建筑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尺度大小关系。 ×
14、空间限定感主要受空间垂直要素的数量、高度以及通透程度的影响。√ 16、墙体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空间之间的行动联系和视线联系,1.5米高度左右的墙体分隔不影响空间之间的视线关联,但有足够的行动上的阻隔。 √
17、模纹花坛宜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耐修剪的观叶植物。√
18、根据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划分,一般可以将大学绿地分为教学科研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和学生活动区绿地四种类型。 √
19、引用某种为人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合乎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的方法称为人的习惯尺度法。 ×
20、重复质感是空间设计中地界面和垂直墙面处理的方法,是指通过材料大小质感和色彩的搭配使人在不同距离观赏获得两次以上的质感和肌理效果。 √
2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障景手法其作用最主要的在于屏障不好的景色,即所谓的\嘉则收之俗则屏之”。 ×
22、所谓对景就是指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景观,彼此相互成景的造景方法。 ×
23、台阶设置一般要避免一步台阶,如果必须设置一步台阶,那么一定要在两个台面的材料、颜色和质感上做区分,设置必要的提示。 √
24、“一池三山”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汉上林苑 √ 25、医院中绿化面积应该占医院总用地的50%以上。 √ 26、模纹花坛宜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耐修剪的观叶植物。 √ 27、我国最早园林的雏形是商周的“囿”。 √ 四、简单题
1、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包括哪些类型。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2、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
(1)生态功能:①保护城市环境 ②减灾防灾 ③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2)景观功能:①美化市容 ②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3)游憩功能:①日常休息娱乐活动 ②观光旅游及休养基地 ③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
3、组团绿地有哪些形式?
答:(1)周边式住宅中间开辟绿地;(2)行列式住宅山墙间开辟绿地;(3)扩大住宅的间距开辟绿地;(4)居住组团的一角开辟绿地;(5)两组团之间开辟绿地;(6)一面或两面临街开辟绿地;(7)自由式绿地。
4、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的特点是什么?(绪论p5)
1)规划用宽阔的农业地带环抱城市,农田的面积比城市大5倍; 2)城市人口限制在3.2万人,城市的大小直径不超过2km; 3)城市中心为大面积的公园绿地;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第二章p71)
1) 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生活、游憩需要,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2) 指标先进。城市绿地规划指标制定近、中、远三期规划指标,并确定各类绿地的合理指标,有效指导规划建设
3) 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
4) 远近结合,合理引导城市绿化建设 5) 分割城市组团
6、儿童公园绿化配置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第八章P338)
1)儿童游戏场的四周应种植浓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封闭场地,有利于保证儿童的安全
2)绿化面积应不小于65%
3)游戏场内应有一定的遮荫区、草坪和花卉
4)树种不宜过多,应便于儿童记忆,辨认场地和道路 5)绿化布置手法应适合儿童心理、引起儿童的兴趣
7、园路的作用: 1) 组织交通
2) 引导游览 3) 组织空间 4) 构成园景
5) 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8、居住区规划布局的主要形式?
片块式布局、轴线式布局、向心式布局、围合式布局、集约式布局、自由式布局
9、以图例说明城市绿地布局的八种基本模式 。P68
10、请用简图表示水面分隔的八种基本形式。P119
五、应用分析题
1、城市道路绿地主要有哪几类断面布置形式?分别论述各类断面的组成并
画图说明?。
(1)一板两带式绿地
车行道两侧种植一排或多行行道树,简单整齐,管理方便。
(2)两板三带式绿地
除两侧以外,车行道中央设有一定宽度的分车绿带,可合理配置灌木、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的远光,主干路分车绿带宜采用复层混交的绿化形式,不宜少于2.5米,5米以上为佳。
(3)三板四带式绿地
分车绿带为两条,绿化效果好,分车绿带的宽度在1.5米以上时,应种植乔木,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复层混交。
(4)四板五带式绿地
车道被分成四条,各种车辆均形成上下行,保证了行车速度。但占地面积较大,城市中多以栏杆代替。种植方式与上相同。
道路绿地断面形式多种多样,采用何种形式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既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讲求气派,无限加宽道路红线来满足绿化,造成土地的浪费;也不能只采用单一的行道树方式,达不到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要求。
2、试述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1)特点鲜明、布局要简洁明快。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
简洁、肯定的几何图形。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若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换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则以规则式为主,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①布局要紧凑。②空间层次丰富。③建筑小品以小取胜。
(4)植物配置。①要与周围环境结合。②要体现地方风格。③植物选择时要严格选择主调树种。④要注意时相、季相、景象的变化、统一。⑤要乔、灌、草结合。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将通过绿地的穿行人流与使用绿地分割开来,采用脚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绿地的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要兼顾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采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硬质景观和利用绿地应与水体造型软质景观要兼顾,要按互补原则恰当处理。
(7)动静分区。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3、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P307
4、如何从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儿童公园的规划设计。参考P330-333 5、用所学的园林绿地知识谈谈我校校园绿化建设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校园绿化建设的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