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起来看,欧阳修的新古文运动的理论有三大贡献,一是比较正确地论述了文、道关系,二是对传统的文学本源论有比较自觉的革新,三是兼收并蓄,保持理论的开放性,防止各种片面性的出现。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解答:
王维最受人重视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隐居终南、辋川时的“入禅之作”。一般习惯上把以王维《辋川集》为代表的诗称作山水田园诗,并把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看作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但“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又如“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两首》)指的正是这些诗作的艺术特点。王维的“禅诗”,并不是一般的“诗画一律”、动静合一,而是有更深的禅意诗境蕴含其中。由“诗”入“画”,应是指诗中所描绘的那些景物,是那样的自然亲切,是那样的安祥宁静,你在感动中充溢着宁静,在宁静中激荡着感动,自我似乎消失了,只有眼前的存想:景色如画。由“画”入“诗”,应是指这画有“象外之象”,这画使人“超然心悟”,这画所散逸出的,哪里是景色啊,分明是永恒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泯灭时空的审美的诗性。“王右丞如秋风芙蓉,倚风自笑。”(《诗人玉屑》)“笑”中的意味,语言是不能传达的。所谓王维的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就是“诗”,静就是“画”,也可作同一理解。
2.解答:
元好问现存词378首。元好问是歌颂爱情的词坛圣手。他的许多爱情词不仅幽婉深致,还兼备北方民歌率直泼辣的情韵。如[摸鱼儿]、《雁丘词》,借雁悲人,直抒胸臆,大有苏、辛之风。再如另一首[摸鱼儿],艺术手法与上词相同,是反对封建礼教的至情的颂歌。张炎在评论这两首词时说:“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元好问词的内容较为丰富,有写壮志豪情、渴望建功立业的,也有写伤春悲秋、向往隐逸的,还有抒发登高怀远、故国之思的。 刘熙载曾评价他的词说:“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有集大成之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说其“集两宋之大成”,未免誉之太过,但说其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并不过分。
总的来看,元好问在词风方面的推崇苏轼,并兼及诸家,由于早年和中晚年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不同,元好问的词风前后其变化也很大,前期“深婉”,但后期则摧刚为柔,潜气内转,于深婉之中寄意遥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