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22:54: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晰程度,以辅助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决策辅助技术。

(2)统分析要素包括目的、备选方案、费用和效益、模型、准则、结论。

研究 可行方案: A1、A2… 目的 效益 模型 费用 评价 准 则 结论 (方案排序) Ai、Aj…

(3)系统分析是在明确系统目的的前提下进行的,经过开发研究得到能够实现系统目的的各种可行方案以后,首先要建立模型,并借助模型进行效益-费用分析,然后依据准则对可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方案的优先顺序,最后向决策者提出系统分析的结论(报告、意见或建议),以辅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2.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对物流管理与决策有何重要性?

答: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系统、理解系统,从系统目的、功能、结构、外部环境、经济后果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剖析系统、掌握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构造或改造物流系统提供科学指导和充分依据,使物流系统的整体效应达到最佳。

3.物流系统目的的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答:物流系统一般会有多个目的和目标,这些目的可能涉及不同的层次,但即使在同一层次也会有多个不同的目标。从物流管理的宗旨来看,我们可以抽象出所有物流系统共同的目的——“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这里就包括了物流系统的两个目的:提供满意服务的目的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且这两个目的是处于同一层次的。但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物流系统,这两个目的都会有明确的目标体现。

4.物流系统目的的层次性有哪些体现?

答:按照目的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时期,可将系统目的分为运营目的、战略目的和基本目的三个层次。

5.什么是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功能结构?

答:将流体从起始地到目的地流动所涉及到的流动要素的空间位置描述出来,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连接,由此构成的图形就是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系统是有层次的,系统功能同样具有层次性。按照系统功能层次关系构成的结构就是系统的功能结构,它是从行为的角度反映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6.为什么要进行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答:物流系统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和。物流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认识物流系统的本质,最终为实现物流系统整体功能建立优良的结构体系。

7.为什么物流子系统分析很重要?

物流系统太庞大,对其所有功能进行分析不太可行。所以,需要根据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仅对部分子系统进行分析。部分子系统的分析是整个物流系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如果没有对构成总系统的各个不同子系统的业绩进行衡量和了解,是很难对一个系统进行总的业绩评价和分析的。因此,部分子系统的分析对了解一个系统如何运作非常重要。

第五章 物流系统建模

1. 什么是系统模型?建立系统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系统模型就是对一个系统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例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

建立系统模型的目的是:用人类可交流的语言或实物等表达工具对实体系统进行描述,借助系统的模型帮助我们对实体系统的运行进行预测、控制或重新设计。

2. 常见的系统模型可分哪些类型?

答:有八类:

(1)实体模型——即现实系统本身。

(2)比例模型——它是对现实系统的放大或缩小,使之适合于研究。 (3)相似模型——根据相似原理,利用一种系统去代替另一种系统。

(4)文字模型——用文字符号来描述系统特征,如技术报告、说明书等就属于文字模型。

(5)网络模型——用网络图来描述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逻辑关系与数学关系)。

(6)图表模型——用图像和表格形式描述的模型。

(7)逻辑模型——用方框图、程序单、模拟机排题图等形式表示系统要素逻辑关系的模型,也包括概念模型。

(8)解析模型——解析模型是指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系统某些特性的模型。

3. 物流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与一般系统模型特征类似,(1)它是对现实的物流系统功能或结构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反映物流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要素构成的;(3)它集中体现了主要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

4. 为什么在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评价决策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的物流系统? 答:主要原因有如下四点:

(1)新建一个物流系统时,由于物流系统尚未建立,无法直接进行测试或实验,只能

9

通过建造相应的模型来对系统效果进行预测,以实现对系统的分析、优化、评价和决策。

(2)对复杂的物流系统或其子系统直接进行实验,其成本将十分昂贵,但是,如果使用相应的系统模型就非常经济。

(3)时间上的考虑,物流系统的惯性大、反应周期长,对实际系统直接实验,要等若干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使用物流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

(4)系统分析的灵活性要求:现实系统中包含的因素太多而且复杂,另外,试验过程中要改变系统某些参数也相当困难。而利用系统模型可突出主要特征,模型修改和参数变动容易,便于分析和评价。

5. 物流系统建模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要求——系统模型要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系统本质特征及其关系; (2).简明性要求——使系统模型简单明了,以节约建模的费用和时间。

(3).标准化要求——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型,或者对标准化模型进行某些修改,使之适合对象系统。

6. 物流系统建模主要有哪些方法?试分析这些建模方法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

(1)推理分析法

对于问题明确、内部结构和特性十分清楚的系统,可以利用已知的定律和定理,经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建立系统模型。例如,流通加工中的下料问题,就可以根据裁剪后的余料最少建立数学模型。

(2)统计分析法

对于那些内部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且又不能直接进行实验观察的系统(大多数的物流系统及其他非工程系统就属于此类),可以采用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系统模型。

(3)人工模拟法

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太明确,缺乏足够的数据、且无法进行实验观察时,可借助一些人工方法,如模拟仿真法或启发式方法,逐步建立物流系统模型。

7. 物流系统数学模型构建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五个步骤:

(1)

明确问题——要能采用适当的形式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一种数学结构来表达问题,该数学结构所展示的模型的解是与问题解决的方式相对应的。

(2) (3)

模型假设——即是对建模对象的特征与存在条件进行简化。

建立模型——选择一个合理的数学形式,将实际问题中的要素和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10

(4) (5)

模型求解——应用数学方法或其他方法求出问题的解答。

模型分析与检验——对模型的假设条件、解的可靠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检验。

8. 系统概念模型构建的关键是什么?

答:系统概念模型主要用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过程,最终为用“输入——转换——输出”的流程描述系统提供依据。建立概念模型的关键是将实际的系统划分成若干执行动作单元,并找出各动作单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第六章 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1.物流需求预测对物流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性是什么?你认为下列企业物流管理者的关心焦点有什么不同?

A.某食品厂 B.某飞机制造厂 C.某大型连锁零售店 D.某医院

答:(1)不管是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还是进行物流系统的运营管理与控制,都需要准确估计供应链所处理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多少,即估计物流需求量。这些估计是采用预测的方法进行的。通过预测,可以获得物流需求方面的必要信息,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略。

2.试分析并举例说明物流系统的需求特征:

A.需求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 B.需求的规律性与不规则性; C.需求的独立性与派生性。

答:A,物流需求有时间特性,指物流需求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例如,销售量随时间增长或下降、物流需求模式的季节性变化等。物流需求的空间特性指物流管理者必须知道需求量在何处发生。例如,规划仓库位置、平衡物流网络中的库存水平和按地理位置分配运输资源时,都需要知道需求的空间位置。

B,需求的规则性是指需求模式的变动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有长期趋势、季节性变动和随机性变动三种。例如,季节性消耗的产品。需求的不规则性是指物流需求时间和需求水平均不确定的情况。例如,对新产品或新服务的需求。

C,需求的独立性指物流需求来自一个一个独立的客户,与其他产品需求无关,例如终

11

《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d4a56ovl02ra61xnf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