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 3.出示象形文字“衣”和“示”:这就是象形字“衣”和“示”。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 4.后来衣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 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 6、你还能说出其他带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吗? 二.读词语,说词语. 1.出示两组词语: 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 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 3.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 4.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 5.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 三.读句子,写句子. 1.出示例句。 2.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 3.仿照句式说一说。 4.填空练习,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 四.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 2.熟读、练习背诵。 3.互相检查。 [此题练习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因此重点放在朗读、记忆方面。不必在理解诗句意思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要通过熟读到背诵,以小组检查方式把背诵落实到每个人。] 五.阅读平台: 1.回忆读书的方法: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何读准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 2.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自由读《快乐的回忆》,圈出不认识的字,13 标出自然段,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 4.小组讨论交流。 5.师生总结归纳: 板书:选鸡毛——大找门——一手按,一手抚摸使鸡毛发电,同时唱歌——松手贴住鸡毛,比贴的时间长短。 [此题练习时应与课文学习相区别,主要以自学、合作学习为主。老师适当适时点拨指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理解短文。] 第二课时 语文大课堂: 玩得真开心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小组讨论:想玩什么?怎样玩? 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心理???游戏结果怎样?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肯于把时间给学生去玩、去观察。加强实践,在真实的游戏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 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对于学生说游戏的条理性不要过多要求,要以激发兴趣为主。让学生说真实的想法和体验。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以点拨、提示的方式进行指导。] 14 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 九.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玩得真开心 人数 游戏名称、游戏规则玩法 胜负 游戏前(准备、心情、表情、语言) 游戏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游戏后(胜负双方什么样?动作、神态、语言) 5、山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15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6、蜗 牛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引发情趣。 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 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二、教学步骤: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