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环境创设的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8:28: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环境创设的研究

在《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造并设计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班级的环境创设随着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悄然地变化着,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不象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幼儿园的环境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的环境布置班与班之间在内容上、在空间的安排上更加突出班级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由此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而言决不是自发或随意设置的环境,而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精心创设的“适宜”的教育条件,只有这种“适宜”的环境,才能对教师的教育水平及幼儿的成长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师幼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二、环境设计的目标

我们在环境创设时制订了以下目标:

1.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保护和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使幼儿免受伤害。 2. 为幼儿提供发展社会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 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3.教师应创设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符合环境,能有助于幼儿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同时对幼儿的行为有适当、及时的反应。

4. 能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且具有意义的文化经验与智能刺激。 5. 安排丰富的游戏材料和设备,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 三、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体现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而环境创设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它能激发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与愿望。因此,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设一定要与该年龄阶段的目标相吻合,以便更好地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烘托、渲染作用。例如:我们在墙面上设计了一本大日历,日历中的每一页代表一年的一个月份,每一个月份旁是该月份生日小朋友的照片。这样,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周,我们就组织一次集

1

体生日活动,让孩子们在欢愉的气氛中了解自己与别人的生日日期,增进情感并由此体验到集体分享的愉悦。 (二)、重视幼儿的参与性

为让孩子在全身心投入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责任感和爱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布置环境。我们实践证明:幼儿参与的环境布置,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可以全身心投入,还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此外,幼儿参与还能培养他们的信任感、鼓励性、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只有让孩子与多种材料发生交互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注重活动材料的丰富多样和层次性,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基础。

2.注重美化环境过程中材料的多样性和制作手段的多样性。易拉罐、包装盒、贝壳、芦苇等巧妙利用和各种装饰方法的合理搭配运用,使环境内容异彩纷呈,给幼儿美的陶冶。 (四)、体现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无论是幼儿园整体规划布置,还是某一局部的装饰,都尽量力求结构的合理、色彩的协调、风格的和谐,做到繁简适度、浓淡相宜,使幼儿感到清新美好。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装饰中的策略 1.幼儿园物质环境装饰中的色彩策略

幼儿园的环境,首先在色彩上,应该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袤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飘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幼儿们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幼儿园物质环境装饰中的造型策略

幼儿园环境中的绘画造型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才能感染幼儿。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的感知。墩实、稚拙的摸样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

2

美术造型,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设计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之处——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例如滴着口水的舌头、咧着的大门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张嘴的大头靴会更令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二)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中的策略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幼儿会有一种安全感,继而产生自信心。就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精神环境创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 1.教师的态度与身份。

教师随时以亲切的语言、赞赏的目光、友善的态度与幼儿平等的身份相互交往。因为不受任何拘束的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挥。

(1)、教师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为的基本条件。老师尽量理解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善于对幼儿做出积极的行为反应。

(2)、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幼儿,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压制幼儿,不命令幼儿,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大胆、自信。

(3)、教师尽量采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来表示对幼儿的关心、爱抚或不满等。

2.引导幼儿间的相互交往

教师对幼儿进行教导和自身的努力来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交往的背景,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

(1)、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有利于幼儿同伴了解别人的多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也能使得到帮助行为的幼儿学会正确的反馈方法。教师尽量多让幼儿说说平时对某事的感受,学会观察他人喜怒哀乐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等。

(2)、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 例如在游戏时,玩具要共享,不小心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等,教师鼓励幼儿积极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成功的愉快,以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愉快的情感。 3、教师之间的交往

3

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

(1)、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帮助、抚慰,给孩子一个耳濡目染的良好氛围。 (2)、教师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会给幼儿带来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积极的社会行为。

在创设精神环境时,小至一个班的搭班老师之间,大至全园教师及全体教职工之间,都尽力成为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榜样。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1.环境装饰中的师幼互动

环境是幼儿日常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有时是活动的起始,有时是活动的延伸。为了让幼儿对教学活动有所了解,引发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教师将所要学的知识在环境中露出冰山一角。常常引得幼儿们对所学的内容,翘首以待、积极关注、尝试。为了让学有余力幼儿进一步得到心理能力上的满足,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长的消化知识的过程,我们在环境中将知识保留,并将其适当引向更广阔的空间。我们环境中的许多作品不仅是装饰幼儿园环境的上乘之作,还可为教育、教学所用。例作品《谁最能干》图片上的围巾、衣服,长短不一,可放在区角活动中,作为计算教具,可用来认识上下、长短、数数。还可让幼儿根据围巾的长短用线条作长短顺序的纪录;国庆节时将中国地图与世界地图放入区角,让幼儿在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认识了世界。当然,教师允许幼儿可有不同种学习方法,在环境与师幼的互动中,两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环境不再是一种摆设,而是教师与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2.环境创设中的师幼互动

是指在布置幼儿园各活动场所时,教室根据幼儿水平创设一部分任务,让他们共同参与,让幼儿在这个的过程中体验平等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我们设计的大部分作品都有难易程度悬殊的两部分内容存在,可让每个教师有充分想象、自主操作、创造的空间,能让师幼共同创作,难度大的部分由老师操作,难度小的部分由幼儿操作,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作品内容、幼儿水平灵活添加一些他们操作内容。启发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此时环境中的作品在幼儿眼里,会如同己出,幼儿才能真正融入环境之中。

3.让环境创设成为师幼互动的成长之路

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中,以幼儿为唯一对象,呈现的手法多是图象。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不了解教师所提供环境的意义及内涵,不熟悉我们惯用的语汇。因此,很难与之进行互动,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也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在“海洋动物”,“深山老林”的图

4

片旁都提供了文字说明,并伴有激励语“我来读,你来听”促进教师、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最大限度发挥了环境的作用。 五、项目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和策划阶段

(1)、2014.—组织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进行调研、策划、分析、筛选和梳理相关理念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2)、2014.—:制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环境创设”实施方案。2.深入研究实施阶段

此阶段为课题正式启动、深入研究时期。 3.打造“精品”阶段。 4.全面总结阶段。

5

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环境创设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of79av553x5if1kn1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