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特性和应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17: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特性和应用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www.labweb.cn)!原文地址: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9-9-26/article_view_11365.htm 在2007年美国临床化学学会(NACB)医疗实践指南中,关于ACS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特性和应用(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of Biochemical 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提出以下指导性建议:

1、应用生化标志物对ACS进行初始评估

A. 心肌梗死(MI)的诊断 应用生化标志物诊断心肌梗死(MI)的建议

I类

1.所有出现ACS症状的患者都应当检测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证据水平:C) 2.在诊断评估可疑MI患者过程中,应结合考虑临床表现(病史和体格检查)、ECG和生化标志物。(证据水平:C)

3.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MI的首选标志物。没有条件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时,肌酸激酶MB(CK-MB)质量分析是可接受的替代方法。(证据水平:A)

4.应当在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采血检测,随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连续定时采样监测。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应当在就诊即刻和在6-9小时采血检测。(证据水平:C) 5.如果临床病史提示患者有ACS,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为表现出MI的心肌坏死。(证据水平:C)

(1)在临床事件发生后第一个24小时内,心肌肌钙蛋白的最大浓度至少有一次超过正常参考人群数值的第99百分位数(以总变异系数(CV)<10%定义为最佳精密度)(观察数值的升高和/或降低有助于判断心肌损伤的时间)。

(2)连续采血两次检测结果中,CK-MB最大浓度超过特定性别正常参考人群数值的第99百分位数(CK-MB数值应当升高和/或降低)。

ⅡB类

1.对于症状发作后6小时以内的患者,除心肌肌钙蛋白之外,还可以考虑早期心肌坏死标志物。肌红蛋白是用于这种目的研究最为广泛的标志物。(证据水平:B)

2.为制定治疗方案,采用一种早期多次采血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快速筛查方法是合适的。(证据水平:C)

III类

1 .总CK、CK-MB活性分析、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SGOT)、β羟基丁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不应作为诊断MI的生化标志物。(证据水平:C) 2. 患者就诊时如果心电图异常(如出现新的ST段抬高),那么不应等待生化标志物结果,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证据水平:C)

B. 早期危险分层 应用生化标志物对ACS进行早期危险分层的建议

I类

1.对可疑ACS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应基于对症状、体格检查、ECG和生化标志物水平的综合评价。(证据水平:C)

2.心肌肌钙蛋白是用于危险分层的首选生化标志物,如果可能的话,所有可疑ACS患者都应当检测。对于有ACS临床症状的患者,如果心肌肌钙蛋白的最大浓度(峰值)超过正常参考人群数值的第99百分位数,那么意味着死亡和再发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证据水平:A)

3.应当在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采血检测,随后根据临床状况连续定时采样监测。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应当在就诊即刻和在6~9小时采血检测。(证据水平:B)

ⅡA类

1. 对于有ACS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危险评估时,除心肌肌钙蛋白外,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能是有帮助的,但据此策略进行治疗的价值仍未确定。(证据水平:A) 2. 对于有ACS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危险评估时,除心肌肌钙蛋白外,检测脑型(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可能是有帮助的。但据此策略进行治疗的价值仍未确定。(证据水平:A)

IIB类

1.对于临床上心肌缺血可能性较小的患者而言,除心肌肌钙蛋白和ECG之外,检测心肌缺血标志物有助于排除ACS。(证据水平:C)

2.对于有ACS临床症状的患者,除心肌肌钙蛋白外,采取多种标志物策略,包括检测两种或更多病理学上不同的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增强危险分层。BNP和hs-CRP是用于这种方法研究最为充分的生化标志物,但据此策略进行治疗的价值仍未确定。(证据水平:C) 3.对于治疗策略而言,早期重复采血(比如就诊后2~4小时)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是合适的。(证据水平:C)

III类

对于临床上ACS可能性较小的患者,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不应当用于常规筛查。(证据水平:C)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www.labweb.cn)!原文地址: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9-9-26/article_view_11365.htm 2、在NSTEACS管理中生化标志物的应用

A. 临床决策 应用心脏生化标志物指导治疗决策的建议

Ⅰ类

在临床病史符合ACS的患者当中,倘若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就应立即按照ACS管理指南中对高危患者的处理指示进行处理。(证据水平:B)

III类

1. ACS管理指南的应用不应仅仅基于检测钠尿肽。(证据水平:C) 2. ACS管理指南的应用不应仅仅基于检测CRP。(证据水平:C)

3、AMI诊断后生化标志物的检测

AMI诊断后对心脏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的建议

I类

一旦确诊AMI,以较低频率检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比如分3次,间隔6~10小时)可以评价梗死面积大小,也有助于检测诸如再梗等并发症。(证据水平:C)

ⅡA类

在预示事件发生之后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依然升高的早期阶段,CK-MB是检测再梗的更好的标志物。(证据水平:C)

ⅡB类

在预示事件发生后早期阶段,心肌肌钙蛋白可作CK-MB的替代物来检测再梗。通常有必要连续检测肌钙蛋白,以便观察其浓度有无新的增加。(证据水平:C)

4、POCT检测结果危险分层及治疗监测

在对疑似ACS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和决定治疗对策时,原则上应综合症状、物理检查、心电图发现和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但是,心脏标志物,包括cTn、BNP、CRP都是非常理想的危险分层标志物,对于临床的治疗指导和监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心脏标志物即时检验(POCT)的结果,将大大有益于减少猝死和其他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治疗的危险的危险,及时地挽救患者生命。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www.labweb.cn)!原文地址: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9-9-26/article_view_11365_2.htm 5、检测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B型钠尿肽,B型利钠肽,B型脑钠肽)或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的应用建议

临床研究和应用表明,BNP和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筛选、预后评估及治疗监测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检测BNP或NT-proBNP 有助于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BNP或NT-proBNP不高特别有助于排除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当前,BNP或NT-proBNP的POCT检测结果,与中心实验室测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在2007年NACB医疗实践指南中,关于心力衰竭生化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Clinical Utilizatio of Cardiac Biomarker Testing in Heart Failure),提出以下指导性建议:

(一) 应用生化标志物对心力衰竭进行起始评估

A. 心力衰竭的诊断 应用生化标志物诊断心力衰竭的建议

I类

1. 对于具有不确定体征和症状的患者,在急性状况下钠尿肽测试能排除或确诊心力衰竭。(证据水平:A)

IIa类

1. 对于具有可疑心力衰竭体征和症状的患者,在非急性状况下钠尿肽测试有助于排除心力衰竭。(证据水平:C)

III类

1. 在诊断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对于临床上明显可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常规的钠尿肽测试。(证据水平:C) 2. 在诊断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钠尿肽测试不能替代传统左室结构或功能异常程度的临床评价或评估(如超声心动图和侵入性血流动力学评估)。(证据水平:C) B. 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层

应用生化标志物对心力衰竭进行风险分层的建议

IIa类

1. 在需要进行风险分层的特定情况下,血液钠尿肽测试有助于临床评价。(证据水平:A)

2. 在需要进行风险分层的特定情况下,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风险预测和临床状态评估,通过连续检测血液钠尿肽以追踪其浓度变化是有价值的。(证据水平:B)

IIb类

1. 对于ACS患者,心肌肌钙蛋白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可能增加的心力衰竭风险。(证据水平:B)

III类

1. 仅仅为了对HF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的目的,而进行常规血液生化标志物测试,其作用是不能保证的。(证据水平:B)

(二) 应用生化标志物来筛查心脏功能障碍患者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特性和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pdk5846y5ap1c1l9h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