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初试中医内科学真题 一、名称解释(2*10=20分)
1.悬饮 2.关格 3.尿浊 4.瘴疟 5.内生五气 6.时行感冒 7.颤证 8.呕吐 9.痿证 10.厥证 二、简答题(5*8=40分) 1.痹病的主要病变。 2.疟疾的治疗原则。 3.痢疾的治疗禁忌。 4.呕吐与反胃的鉴别。
5.疫毒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积与聚的鉴别。
7.眩晕中痰湿中阻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8.消渴病的并发症。
三、病例分析 20分 诊断依据、治法、方药、服法 …… ……各种病史,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四、论述 (20分)
根据《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论述肺脾肾三脏在虚劳治疗中的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入学考试 中医内科学(基础篇,代码2010) 真题回忆 一, 名词解释:1,木曰曲直;2,五行胜复;3,血虚生风;4,阴脉之海;5,津血同源; 二, 填空:
1, 宗气功能()()();
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于治疗()症,内经称其(); 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4,两胁疼痛多是()疾病,缺盆中痛常是()病; 5,()和()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三, 多选: 四, 简答题:
1,营、卫二气的异同;
2,冲脉与女子月经、孕育有何联系? 3,何谓“燥易伤肺”?
4,胆为何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5,痰饮的形成;
6,中医治则中“标”、“本”的含义? 五, 问答题:
1,“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二者如何理解?有何临床意义? 2,督脉循行,功能;
3,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体质的特点; 4,从生理、病理如何理解“肾主二便”? 2016上中医中基考博试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A卷 填空 2*10 中医的两个特点
管子·乘马: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 心的生理功能 胆的生理功能 足三阴走行
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 阴阳体质最早见于 灵枢·通天 气的四种运动形式
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悲忧恐 人体组织中属阳的 名解 3*10
脾主运化 风邪 风性主动
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肾在志为恐 阴盛格阳 肝气郁结 扶正 正治 实证
问答 10*4 300字 心为君主之官 十二经脉交接 血的生理功能 肺的病机 思考 10*1 500字
中医病机和症候和现代研究的例子和看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内科学A卷 名解2*10 悬饮 尿浊 关格 瘴疟 内生五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