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判断题:1、舌苔厚变薄必是邪退正复 2、“一指定关法”是指单按 3、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是心阴虚
4、虚证也可见洪大脉 5、忘了
3、论证题:1、痛证有哪些脉象,论诉其脉象主症 2、口渴问诊及其临床意义 3、论述脾阴虚证
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考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脑为 海,督脉为 海。 2.阴在内, 。阳在外, 。 3.头为 之府,脑为 之府。 4.气为血之 ,血为气之 。 5.善补阳者,必于 求阳,则 。 6.逆治定义。
7.肺主气,主要表现在 和 。 8.肝之所胜为 ,肺之所不胜为 。 9.足三阴经从 走 。
10.按经脉流注顺序,胃经之前是 ,脾经之后是 。 11.体质 因素决定病邪的 和 。 12.悲则气 ,惊则气 。
13.疾病的发生与正、邪气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 1.食复
2.通因通用 3.刚脏 4.壮火 5.湿性黏滞 6.伏而后发 7.气随血脱 8.心肾不交 三、简答 1.痰饮的致病特点
2.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3.肺气肃降体现在哪些方面 4.火热之邪为何耗气 5.复发的基本条件和病因 6.从阴阳互济论调补阴阳 四、论述
1.瘀血的形成、致病特点及症状特点 2.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 五、分析 气虚血瘀证
2016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初试中医内科学真题 一、名称解释(2*10=20分)
1.悬饮 2.关格 3.尿浊 4.瘴疟 5.内生五气 6.时行感冒 7.颤证 8.呕吐 9.痿证 10.厥证 二、简答题(5*8=40分) 1.痹病的主要病变。
2.疟疾的治疗原则。 3.痢疾的治疗禁忌。 4.呕吐与反胃的鉴别。
5.疫毒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积与聚的鉴别。
7.眩晕中痰湿中阻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8.消渴病的并发症。
三、病例分析 20分 诊断依据、治法、方药、服法 …… ……各种病史,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四、论述 (20分)
根据《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论述肺脾肾三脏在虚劳治疗中的作用。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考博初试中医内科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10个)
1.郁病 2.仆击 3.走阳 4.走哺 5.内燥 6.痰痫 7.肺疮 8.胸痹 9.蜘蛛鼓 10.提壶揭盖 二、简答题(共30分,5个)
1.“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解? 2.何为真心痛?其与心气痛的异同?
3.为什么说水肿的病理是“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水肿与痰饮的原理有何异同? 4.如何理解《难经.二十难》“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5.补中益气汤、理中丸、丁香散治疗呃逆时有何异同? 三、病例分析题(共30分,2个)
1.咳嗽 肝火犯肺 方剂: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2.眩晕 痰湿中阻,风阳上扰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四、论述题(共20分,2个)
1.外感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2.如何理解水肿应用攻逐法? 2016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综合真题 1.阴阳学说的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意义 2.“津血同源”是什么意思,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3.肺主治节的内容 4.解释为什么脾胃为中枢 5.谈谈你对三焦的认识
6.“反治”是什么,包括哪些治则,举例说明
7.“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请详细解释。 8.结合内经“平人脉微论”,试解释“脉以胃气为本”,并说明正常脉象特点。 9.试述少阴下利的证治
10.金匮《呕吐病篇》,呕吐分哪几种类型,其治疗方剂各是什么。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博真题回忆 一、问答题(10分*7)顺序可能有出入,以内容为准 1、怎样理解疏气机是治疗郁证的关键? 2、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及诊断 3、急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4、慢性肾衰急性加重的原因? 5、DIC的临床表现? 6、有关肝硬化的 7、忘了。。。
二、病例分析题,要求写出诊断及治疗方法
1、中医病例,女性,肝气不舒情志抑郁,咽喉不适等等,问诊断及治疗?
2、西医病例,男性,便血史、肝炎史,吃烤馒头后吐血等等病程有些复杂,问诊断及鉴别诊断、后期应该做何检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