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达尔文进化论的哲学世界观探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23:52: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性和独特性的概念引入到科学的范畴中,并为哲学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化过程表现出的是一种在偶然性因素影响下的或然倾向,进化不可能做出绝对的预测,只能根据对过去的历史事件的推导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在变异中,他区分出‘目的’或选择值纯属偶然的变异与那些‘其起源原因是偶然的’变异。他在《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路。达尔文显然承认在生理水平存在着他称之为自然法则的严格的工作原理,但是他认识到在生物水平存在着偶然性(随机)的过程。”17

从哲学本体论上讲,必然性与偶然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偶然性只是相互依存性的一极,它的另一极叫做必然性。在似乎也是受偶然性支配的自然界中,我们早就证实,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有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的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然而适用于自然界的,也适用于社会。一种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越是超出人们的自觉的控制,越是超出他们支配的范围,越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越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18在人类社会的各个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中,“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19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时就把个性称为偶然性。运用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对偶然性的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20在社会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须对历史事件作较长时间的、足够充分的历时性考察,或对较多同类历史事件作共时性比较。“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考察,范围越小,时间越短,就会发现偶然性的作用越大;相反,考察的范围越大,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观察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1

二、自然进化的“非目的性”

我们所处的世界,特别是生物世界,似乎既复杂又和谐有序,就像是被有

17 [美]恩斯特·迈尔:《很长的论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0页。

21 刘曙光:《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23页。

5

目的地智者设计出来的。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这种设计现象就被用于证明上帝的存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表明了生物体一种内在的属性,“目的”也暗示了有意识的创造,因此生物体及其器官似乎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而被设计出来的(眼睛是为了看、耳朵是为了听而设计的),而每一个物种也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创造出来的(猫是为了抓老鼠、猪是为了让人吃而创造的)。罗马帝国的老普利尼(公元23-79)声称所有物种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创造的。但是这个目的是由谁来设定的,又是由谁来创造的呢?在基督教统治欧洲之后,目的论就与基督教的神创论相结合起来。上帝不仅创造万物,而且为万物设定了目的,如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所言:“必定有一个有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的事物都靠它指向着他们的目的。这个存在者,我们称为上帝。”

面对上帝“创造”出的和目的性的世界,达尔文并没有心悦诚服,而是坚持认为自然界中不存在目的,生物进化不具有方向性,人类仅是进化中的一个普通分支。“达尔文的进化论将世界看成是进化变化的,并以自然的原因解释生物的进化,揭示出生物的进化并不是安着自然阶梯不断走向完美的过程,而是随机变异、适应环境从而在谱系上呈现不断分枝状变化的过程。”23认为进化没有方向,并不是达尔文设定的前提条件,只是从“自然选择”的逻辑里,推不出这样的结论,自然选择只能推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随机”的。因为进化只是为了适应,有时候为了适应,简单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只是盯着局部,我们会发现进化带有“众多的”进步特征,而放眼生物的整体,就会发现变化的越多,就有越多保持不变。“如果从最充分的意义上加以接受,自然选择是对一切目的论的否定。看不到有什么终极的目的:只有个体与环境的不断的偶然的变化;有时二者之间偶然一致,这时从表面来看,暂时就好像有某种终极目的。”24

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曾一针见血,指出了达尔文对目的论的否定,“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25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虽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

22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64页。 23彭新武:《造物的谱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24 [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3页。

22

6

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26达尔文极力主张,“自然选择不一定创造出绝对的完善化;依据我们的有限才能来判断,绝对的完善化,也不是随处可以断定的。”

27

在生物进化中提出目的因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完美是一种自然选择过程的后天

28

产物,“自然选择不会产生绝对的完美,并且就我们所能判断的来说,我们也不曾在自然界里遇见过这样高的标准。”同时,达尔文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关于生物是为了使人喜欢才被创造的美观的这种信念——这个信念曾被宣告可以颠覆我的全部学说——我可以首先指出美的感觉,显然是决定于心理的性质,而与被鉴赏物的任何真实性质无关,并且审美的观念不是天生的或不能改变的。”

因为进化不具有目的性,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推演,“进化绝不等于进步;进化是对环境做出的一种机会主义式的反映,因此进化不可预测。”30达尔文认为,“当一种变异对于任何生物有极微小的用处时,我们就无法说出这一变异有多少应当归因于自然选择的累积作用,有多少应当归因于生活条件的一定作用。”31生物在变异中自然的表现出了一种多样性、随机性,因此不可能在其中推导出必然进步的结果。“如前章所述,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有任何必然发展的法则存在。因为各个物种的变异性都有它的独立性质,并且变异性只有在复杂的生活斗争中有利于各个个体的时候,才能被自然选择所利用,所以不同物种的变异量是不会一样的。”32

四、自然界没有飞跃

29

与偶然性、非目的性的论断相吻合,达尔文对“自然界没有飞跃”这一观念深信不疑,“自然选择仅能借着轻微的、连续的、有利的变异的积累而发生作用,所以它不能产生巨大的或突然的变化;它只能按照短小的和缓慢的步骤而发生作用。因此,‘自然界里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以被每次新增加的知识所证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5页。 27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6页。 28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2页。

29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9页。

30 [美]恩斯特·迈尔:《很长的论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31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0页。 32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19页。

7

实,根据这个学说,它就是可以理解的了。”33

“自然界没有飞跃”这一观念最初由法国学者雅克·蒂索在《对生命的真正探讨》(1613年)一书中提出的。莱布尼茨在1698年把它视为一种哲学规律,称其为“连续律”,并认为在物理学上,“我们永远要经过程度上以及部分上的中间阶段,才能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34莱布尼茨用“自然决不做飞跃”强调了对量变的积累,“那些令人注意的知觉是逐步从那些太小而不令人注意的知觉来的。”35在生物进化中,达尔文用“自然界没有飞跃”一词,亦在表达生物进化是渐进的,既非预先造就的,也非突然出现的。“一旦承认物种是作为群体而进化的概念,而且承认进化是由于群体中个体生殖成功的差异——达尔文越来越相信这种观点,那么也就会自动地不得不相信进化一定是渐变的。”生物体的复杂性导致了物种变化并不是“一步到位的”,用达尔文的话来说,大突变等于一个神迹。“达尔文之所以非常谨慎,尽量避免‘跳跃性’突然大步跃进的‘剧变’,例如一代之间即可能产生新种得提法,是基于他的唯物论立场。” 达尔文早已在《物种起源》中表明:“自然选择的作用,只是把每一个有利于生物的微小的遗传变异保存下来和积累起来;正如近代地质学差不多排除了一次洪水能凿成大山谷的观点那样,自然选择论也将把连续创造新生物的信念、或生物的构造能发生任何巨大的或突然的变异的信念排除掉的。”

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但不意味着把“自然界没有飞跃”当作唯一的进化机制。其实,突变也是一种自然进化现象,突变之后还有延续。自然界物种的突变很多,有分子方面的,还有其它方面的。比如,绝灭就是一种突变。恐龙的灭绝导致了别的物种有了发展的机遇。在问及为什么自然界不采取突然的飞跃时,达尔文作了如下回答,“按照自然选择的学说,我们就能够明白地理解‘自然界’为什么应当不是这样的;因为自然选择只是利用微细的、连续的变异而发生作用;她从来不能采取巨大而突然的飞跃,而一定是以短暂的、缺失的、虽然是缓慢的步骤前进。”39 事实上,30多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爆

33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38页。

34 [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页。 35 [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页。 36 [美]恩斯特·迈尔《很长的论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51页。 37 彭新武:《造物的谱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8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页。 39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4页。

38

3736

8

发性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自然界和生物界的飞跃也是一个接一个。例如,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我国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即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古老的地壳后生动物群,亦是世界上公认的爆发性跃进的进化动物群。今天,经受太空突变的蔬菜已大量面市。

9

搜索更多关于: 达尔文进化论的哲学世界观探析 的文档
达尔文进化论的哲学世界观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r2r9u00x6vudb8cer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