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书、讨论和交流,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2、引导品味重点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土地的情感,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神圣” 1.图片导入,初识西雅图
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引出课题。 2.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雅图这片神圣的土地,齐读课题。
1
(2)带着你们内心的感受再读一遍。 (3)读题质疑
二、走进文本,聚焦“神圣” (一)课件出示自读提示与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按照演讲稿的“提出观点—论述理由—发出呼吁”的顺序,用“//”将课文分为三部分,并简要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二)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总结 三、深入文本,感悟“神圣” (一)批情入文,体会“神圣”
过渡: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第1~3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用“~~”划出来, 说说你有何感受,写下你的批注,反复读一读。
2.生汇报交流,随答出示课件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2)“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a.交流感受,指名读。
b.从这样的排列方式中(课件),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2
教师归纳:巧妙地运用排比句,逐步增强语势,用强烈的情感,来打动听众的心灵。这是演讲稿在表达形式上的一大特点。(板书:排比)让我们用演讲的方式,一起来读吧。(齐读) c.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d.背诵积累
(3)“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枝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植物动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a. 学生交流感受
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大地同我们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印第安人将大地上的一切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人类与大地的关系是(不可分割、密不可分、唇齿相依)
b.动情朗读
把这种密不可分的感情它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生读) (二)探究文本,品味“神圣”
教师: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是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可是有一天,他们挚爱的这片土地却要被转让出去,作为印第安酋长的西雅图最想对白人说些什么呢?他的哪些叮嘱深深打动了你? 1、出示自读指南:
自学交流第4—8自然段,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反复读一
3
读,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汇报。
(1)“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此时此刻,西雅图是何心情?(无奈、伤心、不舍.......)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了解反复的写作手法。
(2)“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孩子们,这分明就是西雅图酋长的嘱托,就像我们上学前,母亲的反复叮咛,就像我们生病时,母亲的声声呼唤。文中还有哪些殷殷嘱托打动了你?
(3)“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引导学生读出对空气的喜爱。
(4)“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引导学生能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表达迁移
师述: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这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他希望白人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和动物,仅仅善待这几种事物就可以了吗?还有哪些?比如森林、草地、山脉、田野、耕地、沙滩等等。作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