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HSE素质
一是抓好新《安全生产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及各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通知文件的贯彻、学习,做好四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员HSE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加强一线员工基本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切实让每个员工做到“四不伤害”;三是严格落实分包商三类人员“双证”报名工作,确保分包商“持双证”上岗;四是深入开展“三学”活动,即管理人员学法规学制度、技术人员学标准学规范、操作人员学禁令学规程。通过开展“安全小课堂”活动,重点组织对岗位HSE职责和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事故案例等进行培训,提升全员HSE素质。
(八)全面落实各专项安全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针对绿化工程土方开挖、房建脚手架、外墙保温高空作业等重点直接作业环节,要严格作业证许可制度,严格专人专管。针对开工手续不齐全、许可未办理、专项方案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坚决不允许开工;认真开展值班车、私家车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严格执行长途车辆审批制度,切实加强车辆安全检查,严防带病车辆上路,禁止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加大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加强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和日常监督检查,抓好施工防火措施落实,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上级部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要求,做好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正确使用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提高员工防护意识和能力。
(九)全面落实绩效考核责任,提升HSE管理水平
在2014年深入推行全员HSE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两
5
个落实”,一是落实HSE职责,按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进行任务细分解,责任严落实,形成岗位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机制;二是落实考核奖惩,各单位必须建立起完善考核办法,划分责任范围,每月落实对员工的HSE绩效考核和奖惩,真正和个人奖金、利益关联起来,推进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
(十)实施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深刻吸取“4.28”“10.31”事故教训,开展 “安全生产警示日”活动,吸取教训。围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认真宣贯《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全员真正领会新法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新法精神实质,坚持“四个让位”,做到自觉守法,依法管理。继续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应急预案演练周”、“6.5”世界环境日和“11.9”消防日等专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应急能力。
(十一)健全环保管理制度,落实环保治理责任。
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各单位要按照新法及当前工作要求,配齐环保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环保责任。项目开工前要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制定环保方案,确保措施落实;对废液、固废以及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台帐,及时回收与妥善处置。继续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建立奖励考核机制,提升****公司清洁生产水平。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