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的方法,初步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从叶老的评语并结合自己写作的实际,懂得“全是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自然”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3.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从叶老的修改中,学习修改的方法;从叶老的评语并结合自己写作的实际,懂得“全是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自然”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2.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难点:第四自然段中那一个“包”的改动。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植物朋友,看看你认不认识它们? 2.(提前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6课,齐读课题。
3.(出示爬山虎图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叶圣陶爷爷院子里的爬山虎,还记得叶老先生是怎么描写它们的吗?(指名一生背诵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那么美的爬山虎,我们的课题该怎么读?(指名两人,全班齐读) 5.就是这片爬山虎,给我们的肖复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过去了29年,他仍说: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出示,指名读)漫长的29年啊,肖复兴一直觉得……(引读句子) 6.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了,作者总忘不了这片爬山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打开课文,翻倒126页,拿起课本,(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 )( )两件事? 2.词语反馈: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庆幸 模模糊糊 认真 平和 质朴 春风拂面 堪称楷模
(1) 仔细看看这两组词语,有什么发现吗?(第一行是写肖复兴的,第二行是写叶圣陶爷爷的。)
(2) 那么肖复兴是一个初中生,叶圣陶爷爷呢?(出示资料) 3.理清脉络: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板书:评改作文 邀请做客) 三、品读修改内容,感悟叶老人品
1.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请同学们默读1—5自然段,要求 思考一: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叶老先生对肖复兴作文的修改的?用横线表示。
思考二:面对叶老先生密密麻麻的修改,肖复兴心里有什么感受?用波浪线表示。
2.反馈一: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叶老先生对肖复兴的作文的修改?出示句子:
(1)《一张画像》和《一幅画像》。体现用字的准确性。体会叶老的严谨。
(2)“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体会叶老用字的准确、规范、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谨,更好得还能体会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要花大力气,要一丝不苟。 3.看修改片段,学习修改符号。
4.师:面对这样的修改,肖复兴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5.重点品读:
板块一,学生先谈第四自然段第二处感受:
出示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1)感悟:“春风拂面”,多么舒服,多么温暖啊!我们来读出这种感觉。
(2)师:像这样的改动还有吗?是呀,岂止这两处。(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密密麻麻,到处,引入第三段) 出示句子: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出示修改作文的图片)
(3)读句子,师:你看到了什么?
(4)在这篇只有1500多字的文章中竟然有100多处这样的修改,你又想说点什么?
师小结:看到那密密麻麻的修改,作者的心理满是感激,满是感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引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5)师:像这样的修改叶老先生仅仅对肖复兴一个人吗?从哪里看出来?(20个人的作文都是这样改的啊)
(6)师:难怪,我们的作者肖复兴也愣住了。“愣住”是什么意思?(呆住,傻眼)
师:叶老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而当时的我呢?(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