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专生理学的复习提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9:56: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为:①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可达200平方米;②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③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合于吸收的小分子;④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大约3~8h,有足够时间被吸收。 3.简述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途径和形式?

答:(一)糖的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而产生的单糖,可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形式吸收。糖吸收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

(二)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小肠吸收氨基酸也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形式。氨基酸的吸收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

(三)脂肪的吸收

中短链脂肪酸、甘油一酯等不溶于水,与胆盐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方可通过肠黏膜上皮表面的静水层而到达细胞的微绒毛。此后,脂肪酸、甘油一酯又被逐渐地从混合微胶粒中释放出来,通过单纯扩散入血液被吸收。

长链脂肪酸及甘油一酯在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扩散入淋巴液吸收。脂肪吸收有血液和淋巴两种途径,因膳食中的长链脂肪酸较多,所以脂肪的吸收途径主要以淋巴为主。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率 3、体温 4、食物特殊动力 二、填空题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 、 、 和 。其中最显著的因素是 。

2、临床上常测量 、 和 的温度代表体温。

3、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劳动或运动是 。散热器官是 。

4、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 、 、 和 四种。 5、利用冰袋、冰帽给高热患者降温是利用了 散热的方式。 酒精擦俄浴是利用了 散热的方式。

6、蒸发可以分为 和 两种。

三、简答题:

1、 何谓能量代谢?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能量代谢: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①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②精神活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率可以显著增加。 ③环境温度:人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在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

④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 2、影响体温变动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答:1)昼夜变化 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 成年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C 3)年龄 一般儿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于成人

4)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 肉活动和精神紧张都会使代谢增强,体温升高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一、名词解释:

1、排泄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3、肾小球滤过率 4、重吸收 5、肾糖阈 8、渗透性利尿 10、水利尿 11 、尿潴留 12、尿失禁

二、填空题:

1、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 、 和 。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滤过的力量是 ,阻力 由 和 组成。

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 、 和 。

4、重吸收的方式有 和 。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重吸收的特点是 和 。

5、抗利尿素(ADH)的生理作用 。 6、醛固酮的作用 。

7、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孔道形成 屏障。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唾液蛋白 构成 屏障。

8、肾小管主要分泌 、 和 。

三、简答题:

1、简述尿生成的过程。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肾脏生成尿液的基本过程是: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①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多,肾小球滤过率大,尿量增多。反之,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

②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就增大,尿量就增多,反之,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就降低,尿量就减少。凡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因素都可影响有效滤过压,进而影响滤过和尿量。

③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当通透性改变或面积减少时,可使尿液的成分改变和尿量减少。 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有:

①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溶质浓度增大,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则尿量增多 ② 激素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时,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醛固酮有保钠、保水、排钾的作用

2、简述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分泌调节。 答:抗利尿激素

①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分泌增多。 ② 循环血量的变化 循环血量减少,分泌增多。 醛固酮调节其分泌的因素有:

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原被激活,醛固酮分泌增加。 ② 血钠降低,血钾升高,都可以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3、大量饮清水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加。大量饮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与集合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4、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糖尿和尿量增多?

答: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糖尿病病人血糖过高,血糖浓度高于一定水平,葡萄糖不能全部被重吸收,而从尿液排出,导致尿糖。

糖尿病病人多尿由于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被吸收,小管液中葡萄糖增多,小管液中渗透压升高,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属于渗透性利尿。 5、机体发生酸中毒时,血K浓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机体酸中毒时,H-Na交换增多,K-Na交换减少,机体排K减少,导致高血钾。原因:泌K和泌H都是与 Na的重吸收耦联,故K-Na交换和H-Na交换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当K-Na交换增多时,H-Na交换减少,而H-Na交换增多时,K-Na交换减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章 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1、近点 2、双眼球会聚 3、瞳孔对光反射 4、暗适应 5、视力 5、视野 二、填空题: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为 、 和 。

2、眼视近物的调节反应包括 、 、 。 3、老年人由于晶状体的弹性减弱,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近点)延长,称 眼,看近物时,需戴 镜矫正。

4、 近视眼多数是由于 引起,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聚焦在视网膜之 ,视物不清,

需戴 镜矫正。

5、 视锥细胞对光敏感性 ,感受 光,能分辨 ,能分辨物体的细微,有很高

的 。

三、简答题:

1、眼的折光异常有哪几类?其产生原因各是什么?如何矫正? 答: 折光异常 近视 远视 散光 产生原因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 ,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之前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过弱 ,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之后 角膜经纬线曲率半径不一致,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矫正方法 配戴适宜的凹透镜 配戴适宜的凸透镜 配戴与角膜经纬线曲率相反的圆柱形透镜 2、 声波是如何传入内耳的? 答:声波传入内耳有两条途径

1) 气传导:声波→鼓膜振动→听骨链→卵圆窗→耳蜗,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2) 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从而引起耳蜗内淋巴的振动。 3、前庭器官包括哪些?各有何生理意义? 前庭器官 前庭 半规管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胆碱能纤维 2、肾上腺素能纤维 3、胆碱能受体 4、肾上腺素能能受体

椭圆囊 球囊 生理功能 感受直线变速运动(水平方向) 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垂直方向)和头部空间位置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

搜索更多关于: 中专生理学的复习提纲 的文档
中专生理学的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088v1mzxi9kfa251dvj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