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辩证法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6:4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与自然

-自然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甚至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威胁着大自然,比如很多生物的栖息地被人类破坏,导致很多生物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人类过度的砍伐树木导致沙尘暴等恶劣的自然灾害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回击。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自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孕育、成长、发展,人类的出现,是地球生命进行曲中最动人的乐章。人类自产生后,便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改变自然界,使之更适于自己的生存,这是世界上最积极的实践,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创造性和自身的伟大力量,最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然而,在人们实践的历史过程中,自然界也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而发生变化,在这里,人类发展的历史与自然环境改变的历史是同步的。人类今天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尽管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现实的因而也是合理的,但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20世纪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然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中国,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地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随意的违背规律都会遭到它的惩罚,给人类以深刻的教训。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运行机制,非生物因素(水、气候、土壤等)与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等)之间以及各自内部是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现有的体系,维持着系统的稳定。

大自然的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非可再生资源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资源锐减、退化、濒

危。 然而,地球表面的资源是有限的,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办法向太空扩展。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正在逐渐显现,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2050 年全球淡水需求量将增长两倍,给淡水供应带来极大压力;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这也就意味着可供给后代人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越来越少;石油无论是在战争还是经济发展上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正在快速的减少。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报告显示,由于人类的增长和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地球的生命可能只剩下50年。除非人类寻找到新的能源来代替现有的自然资源来使用,或者向外太空开发更多的空间,否则,人类的未来将非常危险。

在人类无止境的向自然索求丰富的物质能量的同时,也不断的向自然排放各种污染物质,使得自然环境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现象。比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人类已经很难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喝到没有污染的水,吃没有有害物质的食品。人类活动不断的向环境引入各种物质和能量,危害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导致各种环境的问题。当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再反作用与人类时,就会危及甚至毁灭人类的正常生活。这种作用的发生在某种意义上是难免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并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人们对其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预见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所引起的比较近期的、直接的后果还比较容易,但是要预见到比较远的、间接的影响就比较困难了。常常是解决了旧的问题,就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人类社会也在不停的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仅仅把自然界的价值理解为消费性的价值,否定生态价值的存在,在它看来,人与自然之间,人是一种绝对的主体,而外部的自然界则仅仅是一种供人“占有”、“消费”使用的对象。例如,野生动物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为人类提供肉食、皮毛、蛋类或药材,森林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为人类提供木材,以供人类作燃料、建房、制作各种家具、器皿、纸张或其他用品的材料。总之,自然界对人类来说,仅仅就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一种工具,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人们开始了对自然界无节制的征服、支配、掠夺、占用和挥霍,于是,让 “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成了时代的豪言壮语。人们相信,人类活动所受的任何限制都不具有终极的性质,自然界永远是人类的奴仆,我们可以对它任意进行宰割和鞭挞。

近年来,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跨步前进,原来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典型的环境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范围更广,影响更深的新问题。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以及突发的严重污染事件和化学品的越境污染和迁移,对全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发出了挑战。 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不停的改造自然,然后从自然中获得利益,又被自然反抗。恩格斯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不断的开发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们不断的认识到自然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到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大限度的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是要无限度的向自然界索取,而是要和自然和平共处。因此,在处理环境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联系发展的看问题。大自然并不是按照简单的线性发展演变。现在所遭受的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孤立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引发的。改造自然是建立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在我们还不具备先破坏后恢复其生态功能的能力时,尽量维持自然界已经发展出的现有的复杂的制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看看那被造纸厂的废水污染了的江河,看看那被水泥厂的废气充斥着的空气,看看那被大肆虐杀的珍稀动物,看看那被大量砍伐的森林,看看那严重水土流失的土地,看看那“蜗居”在高楼大厦的小鸟,看看那吃了瘦肉精的猪,看看那镉超标的大米,看看那地震引发的核辐射事件??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场景,都是人类造成的!人类过度的开发和消耗,不断不断地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

自然界本身所拥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已远远不能承受人类的过度行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天灾人祸”,而造成这个“天灾人祸”的大部分因素,就是人类自身!

现在,意识到人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全球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组织,大多都是围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宗旨、主题的,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如工程技术方法、行政管理的方法、法律的手段、经济的手段、宣传教育的手段等,解决现实的或存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了人类依靠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与教训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在人类发展的同时,更加应该注重自然的自身发展,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将人类视为与自然平等的存在,否定人的特殊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核心地位,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要保证人类的生存,实现人类的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又分为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人类的本质是为了生存而求发展,而不是去毁灭人类,这就意味着人工自然的存在必定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自然的发展,而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

人与自然构成了一个系统,它应该成为和谐统一的自然社会综合体。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一旦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仆关系,乃至把自然界作为异己的力量进行征服和破坏时,自然必然要起而对抗,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符合系统的要求,树立生态自然观,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积极的适应和改造周围的自然界,使其顺应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人类自身和自然界同步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的同时保证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职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搜索更多关于: 自然辩证法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的文档
自然辩证法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08q209yfc565ja3uty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