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斜面光滑的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放在斜劈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沿斜面向下运动,斜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劈没有摩擦力作用 B.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若F增大,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增大 D.若F反向,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反向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 s末,甲、乙两车相遇
B.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 C.4 s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所受重力为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竖直向下压小球使弹簧缩短x,让小球静止在B处,则( )
A.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力为零 B.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力为kx C.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 D.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
4.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
平传播,示意如图。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O、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O位于最高点,P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简谐波是纵波
B.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 C.D.
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 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5.以下关于物理学的发展史,不正确的表述是
A.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B.卢瑟福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居里夫妇发现钋、镭等都具有放射性 D.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6.有两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B,A静止,B以速度
与之发生碰撞。碰撞后二者的速度
和
在一
条直线上,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有可能被某一氢原子吸收,从而使该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此原子向低能态跃迁,并发出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氢原子能级公式为迁到激发态
B.若该原子吸收动能从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后,最多可以发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C.要求发生上述现象时B原子的碰撞之前的速度最小,则两原子应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D.氢原子吸收的动能只有大于氢原子基态能量时,才可能发出光子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氮气,氢气分子比氮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B.夏天荷叶上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的缘故 C.当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加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E. 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8.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a、b两种单色光的光电效应现象,通过实验得到两种光的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基态能量为
eV,则吸收的动能为10eV时,原子可以跃
A.两种光的频率
B.金属K对两种光的逸出功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
D.若a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b光一定也可以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任何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B.做功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气体的分子数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减小,因此饱和气压也随体积增大而减小 D.各种晶体的微观结构中,其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E. 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一个是分子数平均密度
10.绝缘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质量m、带电荷量为-q(q>0)的小球从斜面上的h高度处释放,初速度为v0(v0>0)方向与斜面底边MN平行,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B中,磁场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如果斜面足够大,且小球能够沿斜面到达底边M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斜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小球到达底边MN的时间
C.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D.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三、实验题
11.如图甲所示,在均匀介质中P、Q两质点相距d=0.4 m,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t=0时刻,P、Q两质点都在平衡位置,且P、Q之间只有一个波峰.求波可能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12.如图所示,一根直杆与水平面成=37角,杆上套有一个小滑块,杆底端N处有一弹性挡板,板面与杆垂直,现将滑块拉到M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已知M、N两点间的距离d=0.5m,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取sin37=0.6,cos37=0.8,求:
2
(1)滑块第一次下滑的时间t;
(2)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上滑的最大距离x。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BPC、CA三个变化过程,回到初始状态。已知在p-V图
象中AB是一段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理想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从A到B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理想气体状态P时的温度Tp。
1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和-9m,波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时, 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试计算:
①这列波的传传播速度多大?
②从t=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③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D C D C 二、多项选择题 7.ABE 8.CD 9.ABD 10.BD 三、实验题
11.波速可能为:
12.(1)0.5s;(2)0.25m 四、解答题
13.①从A到B过程中气体是放热过程 ②14.① v=10m/s ② t=1.1s ③ L=0.9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