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邓论前两周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12:26: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 程 教 案

( 2011 — 2012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周 学 时:2

教 学 周 数:16

授 课 班 级:10声乐、10影视、10动画、10播音

任 课 教 师:席红梅

1

教 案(首 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 授课 班级 10声乐、10影视、10动画、10播音 学生 人数 410人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平台课(▲);素质教育模块课();学科平台课() 专业平台基础课();专业平台主干课();专业教学模块课() 课程总学时 学时分配 教材名称 教 学 参 考 书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32 学 分 2 课堂讲授 32学时; 实验上机(实训) 学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学生辅学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席红梅 职称 副教授 所在系 公共教学部 教学楼 2011年9月——2012年2月 授课地点 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理论课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概况和总结;牢记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对中国近代国情的学习和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独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能根据新道路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重视当前的“三农”问题,关心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对三大法宝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环境下的价值新认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三章教学重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和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意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重点包括

(1)关系类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2)概念类难点:如何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官僚资本主义的基本内涵;

(3)观念类难点:如何理解近代中国革命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

三、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感教学法;启发思考法

四、作业

1.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

2.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以什么组织形式存在?还发挥着什么作用?

3.社会实践:

方案1:9.18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图片展 方案2:组织学生讨论“侵华是否有功”

五、参考资料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4、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5、视频资料: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

3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给与了这样的回答,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2个:第一,中国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请问这样的分析是否正确?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的。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看见了一线曙光。

介绍最初的中国人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反对这种赤色革命。后来发生了转折,转而支持拥护十月革命,并且开始传播指导十月革命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后。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介绍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重点介绍一个五四运动当事人回忆的片断。

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

通过对此的描述,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同时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

思考:为什么五四运动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提问: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失败? 山穷水复疑无路,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及国民革命时期,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国民革

4

搜索更多关于: 邓论前两周教案 的文档
邓论前两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0gws2zw5g7916095d5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