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尘系统
(一)防尘管路系统
地面消防水池→平硐石门运输巷→二号风井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
(二)防尘措施
1、加强通风,净化工作面空气,排除粉尘。
2、防尘管路必须安设到位,且保证能正常使用,并有适当的“富裕”长度。
3、掘进工作面装载点、转载点、溜煤眼等地安设喷头,正常洒水降尘,积尘地点必须定期清扫。
3、坚持炮后喷水降尘,出碴时洒水,以便有效降低粉尘浓度,达到净化风流的作用。
4、机电设备、各种系统管路上的粉尘及时清理,积极冲洗巷道的帮壁。
(三)隔绝瓦斯、煤层爆炸措施
1、严格入井检身制度,杜绝携带易燃物品及点火工具下井。 2、盲废巷及时封闭,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气体超限作业。
3、爆破作业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不同型号的或变质的爆破物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
4、井下所有使用的电气设备严禁失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设备严禁超负荷工作,维修电气设备时严禁带电作业,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原则。
5、加强通风管理,及时处理积聚瓦斯和积尘区。
附:防尘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一)瓦斯检查(设点、次数)
1、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地点:掘进工作面迎头、回风口。
2、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次数:每班瓦斯检查员对各瓦斯测点进行不少于3次的瓦斯浓度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并做好瓦斯“三对口”(井下记录牌板、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日报) 和“三签字”(瓦斯检查员、班组长、矿长或技术负责人)工作。
3、每班瓦斯检查员必须提前下井交接班。 (二)瓦斯监测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各传感器实行双配。并保证掘进工作面配有3个甲烷传感器。分别为:掘进巷道距迎头5米处、距回风巷口10米处、局部通风机另一侧5米处。掘进工作面正常使用瓦斯电闭锁系统和风电闭锁系统,保证在掘进工作面气体超限时,系统能自动切断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瓦斯监控系统的主机室内必须有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并每天将监测数据打印后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然后统一装订成册,规范存档管理。
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示意图
第四节 供电系统
煤矿地面供电采用双回路。10千伏高压经变压器变压后,进入地面配电室,经配电室分成两路供电,一路为220伏,专供地面工业广场内的照明和工作人员的生活之用。另一路为660伏下井动力。
煤矿井下采用660伏专用动力线下井。其断面为75mm,是4芯电缆,井下排水泵为一路专线;煤电钻为一路;电压127伏,工作面严格采用“三专两闭锁”和坚持使用“三大保护”装置供电。井口进线处设置有防雷电装置。
附:供电系统示意图
2
第五节 排水系统
一、疏排水系统路线
在该点的用水量都是通过自然流水到平硐口。
掘进工作面→二号风井回风平巷→平硐石门运输巷→地面排水沟
二、防治水措施
1、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及采空区老窑水分布情况。 2、必须随时观察工作面及巷道内顶、帮有无淋水、涌水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做好“雨季三防”工作,及时填堵地表裂隙、废弃小窑等。 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作业人除了立即向矿领导汇报外,还应迅速通知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迅速按避灾线路撤至安全地带或地面。
附: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六节 运输系统
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一)运输设备及装、转载方式
掘进工作面(人工攉煤、矸)→矿车→电机车运输→地面煤仓。 (二)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1、运料:地面材料库→平硐→石门运输巷(机车运输)→二号风井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
二、运煤、矸石路线
掘进工作面→二号风井回风平巷→石门运输巷→材料平硐→地面煤仓。
附: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七节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一、灾害预防措施
1、煤矿成立灾害预防领导小组,由总管徐林任组长,安全副矿长温绍恒任副组长,其他管理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2、发生事故时的通讯渠道:井下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用井下电话将事故情况及时反映到地面调度室→调度室要迅速将事故情况通报煤矿领导→矿领导→兼职矿山救护队。矿领导立即组织矿兼职救护队成员,及时分析事故情况,成立临时抢险救灾小分队,迅速奔赴事故现场救灾。
3、煤矿与县煤炭局救护队签定了服务协议,一旦煤矿发生事故,除煤矿兼职救护队组织救护外,可打电话向县煤炭工业局救护队发出救援信号,以便提供紧急支援。
4、煤矿配备的相应图纸有:煤矿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下供电系统图等。
5、发生事故时保证人员安全撤出的措施:为了抢救事故发生地的人员和限制事故范围扩大,便于处理事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停风、反风、风流短路和增减风量等措施作出细致的规定。
6、为了给事故发生点的职工创造自救重要条件,平时应多向职工讲解各种灾害发生时的撤离方法、撤离路线,煤矿要为下井职工配备自救器。
7、事故发生后,煤矿将根据相关图纸确定井下救灾的最短线路,以利于救护队快速营救,为矿山救护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开展工作,以达到尽可能减少和降低事故损失的目的。
8、及时制定相应事故处理措施,保证事故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一采区C18+1煤进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事故的避灾路线 当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掘进迎头→二号风井回风平巷→二号风井总回风巷→地面
当发生瓦斯事故时的避灾路线:掘进迎头→二号风井回风平巷→石门运输巷→平硐→地面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的避灾路线:掘进迎头→二号风井回风平巷→石门运输巷→平硐→地面
三、救护队进入路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