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达标检测卷(一)
一、选择题
图1、图2分别为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地区,均分布在两国的( ) A.热带地区 C.西北地区
B.内陆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2
2.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海拔高 C.潮湿闷热
B.气候干燥 D.河流众多
2
解析:第1题,读图可得,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的地区,均分布在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和湿润。第2题,澳大利亚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人口稀疏。 答案:1.D 2.B
区域人口健康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状况反映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水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健康系统由于受到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成为全球各类健康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读人口健康脆弱性地域等级划分图,完成3~5题。
1
3.影响低度脆弱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C.经济水平
B.人口数量 D.交通状况
4.图中各省区人口健康脆弱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 A.甲 C.丙
5.与人口健康脆弱性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 C.老龄化程度
B.人口教育水平 D.人口性别比 B.乙 D.丁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低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可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水平,C正确。第4题,图中甲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受自然因素中的水源影响较大,A正确;乙、丙、丁都是季风气候,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第5题,老年人健康脆弱性强,老龄化程度与人口健康脆弱性有明显相关性,C正确;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人口数量,不影响人口健康脆弱性;人口教育水平和人口性别比与人口健康脆弱性没有明显相关性。 答案:3.C 4.A 5.C
下图为宁夏以县级为单位的“十二五”时期生态移民工程格局示意图。完成6~7题。
2
6.生态移民主要由南向北迁移,是因为宁夏( ) A.北部地区草场资源更广 B.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C.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小 D.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7.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第6题,宁夏生态移民由南向北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大(南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因其南部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需生态退耕导致了人口向北迁移,故D正确;C错;从图中可看出北部有黄河流经,水资源较多,且北部有河套平原,耕地资源较丰富,故A错;移民的目的是保护生态而并非是矿产资源的开发,故B错。第7题,从图中可看出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移民大多以县内安置规模为主,即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原居住地和城镇邻近,风俗习惯、自然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方便这些少数民族尽快适应生活环境,推进移民工程顺利完成,故①、③对,选B;已经迁出,不存在两地的交通问题,②错;由山区迁入城镇,以第二、三产业活动为主,故④错。 答案:6.D 7.B
下图为“某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