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引领下德育课程化的实践探索
——田园高中德育课程校本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田园高中创办于2003年9月,是一所公办普通高中,2008年吴泾中学高
中部合并至田园。学校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出台了适合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田园高中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
该方案体现在课程目标的发展性,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课程实施的规范性,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四个方面,逐步形成了多元与特色共生的课程文化。同时,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是贯穿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全覆盖的,所以学校的一切课程中都蕴含着德育。以课程方案校本化的形式,将德育工作规范、有序并实现多元评价,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稳定持续发展。
一、课程目标的发展性,为每位师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程发展目标:在“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凸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养性”的校本课程,不仅立足于满足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而且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学生发展目标:
政治立场坚定,善于实践创新,注重科学素养,富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高雅,身心健康坦荡。
教师发展目标: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体系的开放多样性,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平台
本着“德育先行,加强基础,促进发展”的要求,构建了以基础学科课程、综合活动课程、德育课程三部分组成的开放性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1、基础学科课程:即国家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保证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为实现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基础。
2、拓展型课程:是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最大亮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1
就要承认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潜质发展的差异性。所以学校提供三类拓展型课程供不同学生选择:学科类、综合类和德育类课程。
(1)拓展型课程整体框架图: (2) 学科类拓展 科目 社会人文科目 学科类拓展 课程 综合类拓展 课程 德育类拓展 课程 拓展型课程 艺术体育 科目 技术学习科目 语言文学科目 必修科目 限定选修 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选修 课程 社团活动 (2)学科拓展科目:(略)
(3)综合类课程科目:根据不同学生特长爱好的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设置不同内容的综合活动科目。
(4)德育类拓展课程:学校德育已形成“三化”“三发展”的格局,即,“德育活动课程化、文化建设特色化、自主管理常态化”,注重“自主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发展”的普通高中合格毕业生。分三类:
①社会实践课程: 年级 高一 项目及内容 军政训练(队列操练、国防教育、校情校规、内务管理) 高二 国防教育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工、学农、自主管理) 高三 十八岁成人系列活动(社会考察、与长辈交流、成人仪式等) 第一学期下半学期(1周) 根据市教委统一安排(5天) 东方绿舟 第一学期下半学期(7天) 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 家庭、社区、校内、校外(嘉兴、绍兴、南京等地) 全校 高一全员、高二部分、高三个别
2
青年志愿者活动 社团活动参与,有艺术、体育、科技、文学、心理等类别社团) 周五下午、双休日、节假日 周一下午 校内外 校内为主 时间 8月中下旬(5天) 地点 校内及校外军训基地 寻访活动(走近名人走进历史) 双休日、假期 市内外名人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 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团体、班级、宿舍等自主管理活动) 全年 校内为主 大值周(全员参与学校保洁、行规检查、护校等活动) 各班轮流,每学期一次以上,校内 每次一周(假期内每次1天) 全年(每月一次与瑞金国际学校、不定期与香港宣基中学、德国EVB中学等学校开展交流活动) 校内外 校际交流 视像中国(参与上海香港视像中国交流活动) 全年(不定期) 利用远程视频网络 热点活动(结合形势开展活动) 全年 校内外 ②专题教育课程: 名称 心理健康、青春期、生命教育 主题班会 内容与形式 以授课、讲座、咨询、访谈等形式开展活动 校级层面每学期不少于2次(结合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校园活动、班级实际等),第二学期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观摩评教活动 业余党校/团校 安全卫生法制教育 每学年一期,开设讲座、组织讨论、外出参观考察等 每月不少于一次,常规与热点相结合(卫生健康、自我保护、遵纪守法等) 时政教育 午会课 每月不少于一次,国内外时政形势 每周一歌艺术欣赏活动(每周一到四中午)、春之声广播(周二)、古诗文欣赏(周三)、电视台演播(周四) 人文与艺术 每月一次,借助远程教育手段,共享七宝教育集团人文与艺术讲座优质资源 ③、仪式教育与节庆活动课程: 时间及节日名称 9月教师节(敬师爱生节) 10月国庆节(民族精神教育月) 10月18日校庆纪念日 九九重阳节 11月校园秋季体育节 12月美育节、元旦 春节元宵 4月清明节 4月校园春季体育节 五四青年节 内容与形式 教师走访学生、学生看望老师尊师爱生感恩活动 迎国庆、庆国庆,感受祖国建设发展成就活动 “金葵花”颁奖活动 与父辈交流、敬老节活动 田径运动会 读书评书、高雅艺术欣赏、迎新文艺演出 社区调查慰问活动、才艺展示活动 缅怀先辈祭扫烈士墓活动 健身健体活动 葵花播种仪式、优秀学生(包括二年一次的阳光少年花季少女评选)表彰活动、五月歌会 3
5月文化周活动 端午节 6月感恩节 英语文化周、社团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继承优良传统爱心传递活动 义卖募捐活动、高中毕业典礼 3、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学习”课程作为我校学生必修课,力求通过该课程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能将知识综合运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安排如下:入学前完成主题为“人与文艺”的读书报告;高一每周五下午完成主题“人与社会”的课题研究;高二每周五下午完成主题为“人与科学”的课题研究,高三完成主题为“走向社会”的调查报告。
高一上 时间安排 每周五下午第一节 主题 人与文艺 教学任务 ① 校外各类专家或学者专题报告为学生介绍最新知识与动态 ② 学校及区教研人员介绍科学基本研究方法 ③ 指导课题小组选做一个社会类的研究型课题,完成选题、开题论证和部分课题研究实施。 高一下 每周五下午第一节 人与社会 人与科学 ① 校外各类专家或学者专题报告 ② 到科教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接触最新科技 ③ 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技术进行探索学习,并写出“研究一种技术或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或一个系统” 专题报告,并交流汇报 ④ 指导对学生进行课题小组选做一个科学类的研究型课题,完成选题、开题论证和部分课题研究实施。 高二上 每周五下午第二节 人与科学 ① 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课题研究。 ② 完善调查方案、完成调查问卷及分析、人物访谈,对实验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完善对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论文等) ③ 指导学生进行结题展示 高二下 每周五下午第二节 人与科学 指导并发动学生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为某一技术或产品或某项服务或某系统,提出改良建议,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高三 高二—高三暑假 走向社会 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锻炼社会工作能力,学生完成一份身边① 金点子小创意、 ② 小设计、小发明、小改善 一份社会调查报告 科学类课题结题 ①社会类课题结题 ②写出“研究一种技术或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或一个系统” 专题报告 ④ 科学类课题展开 研究成果 ①“研究一个人或一件事”专题报告 ②社会类课题展开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