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1、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其黄而陨(yǔn) 渐(jīān)车帷裳 纤(xiān)细 剽(biāo)悍 B、相形见绌(chù) 饮鸩(zhan)止渴 溘(ka)然 纨(wán)素 C、望风披靡 (mǐ) 白头偕(xiē)老 巷(xiàng)道 镂(l?u)空 D、夙(sù)兴夜寐 酾(shī)酒临江 垣(yuán )墙 鹄舫(fāng) 2、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踯躅(zhú) 葳蕤(ruí) 匪我愆(qiān)期 沐猴而冠(guān) B、弥(mí)望 细腻( nì) 浑身解(xia)数 敷衍(yān)塞责 C、渐(jiān)染 便(pián)言 弄巧成拙(zhu?) 王事靡盬(gǔ) D、阴晦(huì) 果脯(fǔ) 涸(h?)辙之鲋 咥(xì)其笑矣 3、下列各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执著 赍钱 一张一弛 青青子衿 B、恪守 磐石 是非屈直 何时可掇 C、帐簿 羁縻 怨声载道 前倨后恭 D、伶俜 聘请 虎视眈眈 篷筚生辉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推诿 装潢 直截了当 信口开河 B.喋血 烂漫 留连忘返 浑水摸鱼 C.盘据 内讧 义无反顾 小题大做 D.斑驳 车厢 按捺不住 必恭必敬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B、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C、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淳朴的苗家风情及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更增添了人文情趣。
D、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
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 ....B、美国洛杉机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之先进,攻击能力之强大,世界其他各国的潜艇都难以望其项背。 ....C、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 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违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人员目前对此持谨慎态度。
B.有关人士认为,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能否被通过,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C. 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D.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废弃卫星没有砸中人的可能性,而是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1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和“小雅”,主要来自民间。其艺术手法主要为赋、比、兴,对后世影响很大。
B、“楚辞”是春秋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此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发端。
C、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合称“乐府三绝”。《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后人称它为“五言之冠冕”,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1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访问,探问 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没有 .. C、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D、始适还家门。 适,刚刚。 ...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意致不厚。 意,心里,心中 B、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刚,刚好 .. 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面对 D、莫令事不举。 举,举行。 ..1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哀民生之多艰 鸷鸟之不群兮 B、会不相从许 嬉戏莫相忘。 .... C、以其无礼于晋 以尔车来 D、其孰能讥之乎 虽九死其犹未悔 ...
1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言既遂矣 戎车既驾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C、不为兄弟所恤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同心而离居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选择题答题框
2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这首诗的前两联主要写什么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17、名句默写: (1)、《氓》这首诗中表现女主人公对男子违背誓言感到愤恨并决定与之绝裂的两句诗是 , 。 , ! (2)、《离骚》中表现屈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 。表现屈原“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是 , 。 (3)、《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现作者思贤若渴的诗句是: , 。 , ! (4)、《归园田居》中以比喻手法表达作者思归田园的诗句是: , 。 (5)、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涉江采芙蓉》)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采薇》)
选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
我是在水乡生长的,所以对于水未免有点情分。学者们说,人类曾经做过水族,小儿喜欢弄水,便是这个缘故。我的原因大约没有这样远,恐怕这只是一种习惯罢了。
水,有什么可爱呢?水里有鱼虾,螺蚌,皎白,菱角,都是值得记忆的,只是没有这些工夫来——纪录下来,经了好几天的考虑,决心将动植物暂且除外。——那么,是不是想来谈水底里的矿物类么?不,决不。我所想说的,连我自己也不明白它是哪一类,也不知道它究竟是死的还是活的,它是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
我们乡间称它作 “河水鬼”。它是溺死的人的鬼魂。听说吊死鬼时常骗人从圆窗伸出头去,看外面的美景,(还是美人?)倘若这人该死,头一伸时可就上了当,再也缩不回来了。河水鬼的法门也就差不多是这一类,它每幻化为种种物件,浮在岸边,人如伸手想去捞取,便会被拉下去,虽然看来似乎是他自己钻下去的。假如吊死鬼是以色迷,那么河水鬼可以说是以利诱了。它平常喜欢变什么东西,我没有打听清楚,我所记得的只是说变“花棒槐”,这是一种玩具,我在儿时听见所以特别留意,至于所以变这玩具的用意,或者是专以引诱小儿亦未可知。但有时候它也用武力,往往有乡人游泳,忽然沉了下去,这些人都是像蛤蟆一样地“识水”的,论理决不会失足,所以这显然是河水鬼的勾当,只有外道才相信是由于什么脚筋拘挛或心脏麻痹之故。
话虽如此,此时也只是毛骨略略有点耸然,对于河水鬼却压根儿没有什么怕,而且还简直有点儿可
3
以说是亲近之感。水乡的住民对于别的死或者一样地怕,但是淹死似乎是例外,实在怕也怕不得许多,俗语云,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如住水乡而怕水,那么只好搬到山上去,虽然那里又有别的东西等着,老虎、马熊。我在大风暴中渡过几回大树港,坐在二尺宽的小船内在白鹅似的浪上乱滚,转眼就可以沉到底去,可是像烈士那样从容地坐着,实在觉得比大元帅时代在北京还要不感到恐怖。还有一层,河水鬼的样子也很有点爱娇。无论老的小的丑的俊的,一掉到水里去就都变成一个样子,据说是身体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二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只有这个不同,青蛙跳时“不东”的有水响,有波纹,它们没有。为什么老年的河水鬼也喜欢摊钱之戏呢?这个,乡下懂事的老辈没有说明给我听过,我也没有本领自己去找到说明。
我在这里便联想到了在日本的它的同类。在那边称作“河童”,它与河水鬼相同要拉人下水,但也喜欢拉马,喜欢和人角力。它的形状大概如猿猴,色青黑,手足如鸭掌,头顶下凹如碟子,碟中有水时其力无敌,水涸则软弱无力,顶际有毛发一圈,状如前刘海,日本儿童有蓄此种发者至今称作河童发云。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无从考证,但想到河水鬼特别不像别的鬼的形状,却一律地状如小儿,仿佛也另有意义,即使与日本河童的迷信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也有水中怪物的分子混在里边,未必纯粹是关于鬼的迷信了罢。
人家要怀疑,即使如何有闲,何至于谈到河水鬼去呢?是的,河水鬼大可不谈,但是河水鬼的信仰以及有这信仰的人却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平常只会梦想,所见的或是天堂,或是地狱,但总不大愿意来望一望这凡俗的人世,看这上边有些什么人,是怎么想。社会人类学与民俗学是这一角落的明灯,不过在中国自然还不发达,也还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发达。我愿意使河水鬼来做个先锋,引起大家对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之兴趣。
选自《周作人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4.文章写“河水鬼”,为什么在开头提起“鱼虾,螺蚌,皎白,菱角”以及矿物等东西?(6分)
答:
15.文中说“对于河水鬼却压根儿没有什么怕,而且还简直有点儿可以说是亲近之感”,原因是什么?(6分)
答:
16.文中说“河水鬼大可不谈,但是河水鬼的信仰以及有这信仰的人却是值得注意的”,请结合全文,说......说“河水鬼的信仰”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答:
17.文章在最后写到河水鬼在日本的同类——河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