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7)修建小型会议中心;满足商务需求。 2)建设规划:
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规划结构为: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垂钓休闲区等。 3)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三、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 依据农业部发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示范建设项目技
术指南》。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3) 依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松江区十二五规划》、《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市农业“八大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4) 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四、项目概况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依托市松江区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生态科学养殖技术、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应用、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组合的农村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的一种模式,使整个园区更加秀丽宜人,景色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新能源示范教育的好去处。
五、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施“泖港镇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形成集生态养殖、农业种植、环保旅游、低碳休闲、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应用为一体的城郊型经济模式,实现推动地方经济转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积极作用。对于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关于《全
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共上海市委关于
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松江
区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实施“泖港镇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一、松江区概况
1、地理位置
泖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黄浦江南岸,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中心;东北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北距松江区中心1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径121°、北纬31°。泖港镇是上海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运输都十分便利。同三高速纵贯南北叶新公路横跨东西东连嘉金高速西通沪杭高速,南接320国道。距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金山石化港码头、芦潮港及大洋山深水港码头(建设中)均不足50公里。周边黄浦江黄金水道环绕。
2、自然状况
松江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气候特征 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12.1℃ 。春秋较短,冬夏较长,从而形成多样的农业生态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3、政策环境
未来五年,松江区区将按照积极开发和推进水上、古镇和乡村旅
游。努力开发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旅游产业人才培养与集聚。
4、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认真实施规划建设项目,强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招商引资,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以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为着力点,引进规模经营业主,促进土地、林地、宅基地合理流转,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5、形象定位
现代农业、绿色生态旅游、宜居胜地。
为此,通过实施“泖港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拉动松江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