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组合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7.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为()。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8.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管理,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监控策略 D.组织策略
19.为了获得家长或者老师的认可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泊尔的理论,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20.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时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是()。 A.认知风格 B.性格 C.人格 D.气质
21.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小强的道德判断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22.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6-11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强化自我主动性 B.培养勤奋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获得亲密感
23.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24.小娟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惧症
25.下列选项中处于教育基本法地位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6.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 B.控告检举权 C.民主管理权 D.进修培训权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这条规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权利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28.初二学生小宇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对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A.勒令退学 B.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 D.单独禁闭
29.我国《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属于()。 A.刑事诉讼中的申诉制度 B.民事诉讼中的申诉制度 C.行政诉讼中的申诉制度 D.非诉讼的行政申诉制度
3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
第二部分:判断解析题
31.实用主义教育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 32.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角色认同。
33.教育法规的遵守是法的他律性实施,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34.不管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其有因果关系,行为人都耍承担法律责任。 3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其典范性和示范性。
31判断题]教师应管理和防范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32[判断题]维果基斯认为,要搞好教学就要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3[判断题]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比求同思维更高明。 34判断题]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5[判断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 36[判断题]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31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32加涅认为最简单的学习类型是概念学习。() 33长时记忆的保持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3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
35敕育人道主义主张人的整体教育,发展人的完整的个性。()
36.教师对学生施行民主型的管理应当绐学生足够的空间,按照学生的意愿施教()
3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32.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33.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4.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35.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6.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第三部分:解答题
36.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37.简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38.简述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39.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40.简述形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41.简述法律救济的特征。 4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37[简答题]
简述教育学的基本价值。 38[简答题]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39[简答题]
简述练习的一般趋势。 40[简答题]
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 41简答题]
简述我国公民行为能力的几种情况。
37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师范教育:就是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 个体专业性的起点和基础。
新籹师入职辅导: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短期的系统培训,目的是使 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在职培训:如校本培训等
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38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
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者要做到循序渐进
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面临看不同的发展任E务。教育者不能搞“一刀切”要分阶段教学。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教育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 不均衡性,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
互补性人的生理和生理可以互补心理和心理也可以互补。要求教育应结合 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竽生的个性化发展
个别差舞性:个体和个体存在差异群体和群体也存在差异。教育必须因材施 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毎个学生都得 到最大的发展。
39简述主要的迁移理论 【参考答案】早期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由沃尔夫提出是最早的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 各种官能的训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共同要素说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认为迁移不是自动发生而是因为存在 共同的要素。概括说:由贾德提出,认为迁移产生的条件是穊括化的原理。 关系转化说:由苛勒提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 存在关系的结果 现代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由奧苏贝尔提出,认为迁移是以认知结枃为中介进行的 40简述影响无意注意刺激物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第一客观条件:即剌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剌激物的新异性
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 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情感态度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41简述教育法律关系中几种具体客体
【参考答案】教育法律关系体包括物、人身利益、行为、智力成果 物:指的一切财产权利对象
人身利益: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财产内容的 民事权利
行为:指法律关系主体所表现出的各种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