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骨吸收陷窝检测
第六章 口腔细胞培养及其应用(7T)
1. 细胞培养取材有哪些基本要点(要求)(p188)
取材的基本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 取材部位准确( (2) 严格无菌操作 (3) 尽快培养
(4) 减小损伤(尽量采用锐器对组织进行剪切分离,避免撕扯,以减小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5) 避免干燥(在修剪时可将组织浸泡于培养液中)
(6) 制备标本(以便准确鉴别培养组织的来源,制备组织学与电镜标本)
2. 体外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有哪些主要途径?如何预防?(p189)
微生物污染途径:
空气:主要途径—场所 器材:严格消毒 操作:无菌观念 试剂:用前检查 组织标本:取材
3. 口腔鳞癌细胞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有哪些?(p199)
为多角形上皮样细胞,镶嵌状排列,核大,圆形,核浆比高,核仁清,5~6个,核分裂象多,细胞成堆生长,无接触抑制—明显恶性细胞特征。细胞贴壁率高,增殖迅速,裸鼠移植率高,具有鳞癌组织学特点,电镜下见胞质内含张力原纤维,细胞间可见桥粒及半桥粒,证明为上皮来源。细胞增殖迅速,裸鼠移植成瘤率很高,瘤组织具有鳞癌组织学特点,与原发灶组织学相符。
4. 细胞培养的外界环境(p184)
(1)无污染环境:
因此无任何污染和及时清除代谢物是细胞体处生存的基本条件
(2) 基质:除造血细胞、腹水细胞等细胞外,绝大多数细胞需要附着在适宜底物上才
能生长
(3)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
CO2: 5%
大多数细胞适宜PH为7.2~7.4; (4)液相环境:a水和平衡盐溶液
13
b天然培养 基: c合成培养基: d无血清培养基:
(5)温度维持:细胞增殖生长必须有适宜温度,般情况下温度为36.5±0.5度,细胞对高温
更敏感,细胞在
4
度仍可生存,若加入保护剂,可长期在液氮中保存。然在
41~43
度中将多数死亡。
(6)渗透压:渗透压对细胞来说有一定耐受性,按培养基说明书其基本渗透压可保证。
5。传代培养的过程(p183)
传代培养:细胞在培养器皿中生长一定时间后,被分开接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
初代培养细胞一经传代后便改称做细胞系。在全生命期中此期的持续时间最长。在培养条件较好情况下,细胞增殖旺盛,并能维持二倍体核型,呈二倍体核型的细胞称二倍体细胞系。为保持二倍体细胞性质,细胞应在初代培养期或传代后早期冻存。反复传代就有可能导致细胞失掉二倍体性质或发生转化。一般情况下当传代右,细胞增殖逐渐缓慢,以至完全停止,细胞进入第三期。
10~50
次左
6.How to differential a cell as a odontoblast(成牙本质细胞) histologically? 在组织学上,如何鉴别成牙本质细胞?(p192)??
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课本回答的,鉴于成牙本质细胞的所在部位,主要鉴别其与牙髓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A.成牙本质细胞特点:
成牙本质细胞体是位于牙髓周围紧接前期牙本质排列成的一层细胞,细胞呈柱状,核卵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细胞顶端有一细长的突起深入牙本质小管内。
在光学显微镜下,此细胞层似有3~5层成牙本质细胞构成,这是由于成牙本质细胞排列紧密而造成的假象。在整个牙髓中,成牙本质细胞的形状并不完全一致,在冠部为较高的柱状细胞,反映了细胞的高活性状态;在牙根中部逐渐变为立方形细胞;接近根尖部的成牙本质细胞为扁平状,呈现相对休止状态。 B. 牙髓细胞:
其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血管淋巴管组织的多种细胞。
14
至于体外培养的牙髓组织细胞是来源于牙髓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还是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目前还不很明确,多数学者将其统称为牙髓细胞。
a.细胞形态学特点:牙髓细胞呈梭形,有突起,核圆形,居于细胞中央。细胞较少时排列疏松,伸展充分,呈多角形。细胞较多时排列紧密,电镜观察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有大量分泌颗粒,细胞周边有分泌泡,胞核不规则,部分偏极。
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波形丝蛋白(vimentin)表达阳性,角蛋白(keratin)、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结蛋白(desmin)、胶质细胞原纤维 酸性蛋白表达阴性.
表明牙髓细胞来源于间质细胞或中胚层来源细胞。
C. 分述一下各种牙髓细胞的组织学特点:(组病书上)
a.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牙髓中的主要细胞。细胞呈星形,有胞浆突起互相连接,核染色深,胞浆淡染、均匀。电镜下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以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等,这说明它有活跃的合成胶原的功能。牙髓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往往反应了牙髓组织的功能和活性。随着年龄的老化,牙髓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形态呈扁平梭形,细胞器减少,表现为合成和分泌功能下降。近年的研究表明,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后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b.组织细胞:通常位于小学馆及毛细血管周围。组织细胞或吞噬细胞的形态不规则,有短而钝的突起,胞核小而圆,染色深。在活体染色法中,可见其胞浆内储有染料颗粒。在非活动时期很难与成纤维细胞相鉴别,在炎症时,胞浆内有颗粒及空泡,胞核增大,有明显的核仁。
c.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通常位于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比成纤维细胞小,但形态相似,有不明显的胞浆突。在受到刺激时,它可分化成结缔组织中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在炎症中它可形成巨噬细胞。当成牙本质细胞消失时,它可移向牙本质壁,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在正常胚胎发育阶段,成牙本质细胞必须由内釉上皮或上皮根鞘诱导产生,而发育完成的牙,后两种上皮均不存在,因此新的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诱导机制尚不明了。
7.简述体外培养牙髓细胞和牙周膜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特点。(p191)
A.牙髓细胞:
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波形丝蛋白(vimentin)表达阳性,角蛋白(keratin)、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结蛋白(desmi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阴性.
表明牙髓细胞来源于间质细胞或中胚层来源细胞。 B.牙周膜细胞:
体外培养的牙周膜细胞波形丝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神经丝蛋白、结蛋白、胶质细胞 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阴性,表明牙周膜细胞为间质细胞或中胚层来源细胞。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