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家长做个好榜样,孩子进步才更快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责任就是教这些小家伙们学会各项技能,比如家庭生活所必需的技能,比如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当好的孩子的老师是一项持久战,因为我们要教的东西无所不包,从举止到言语再到煎蛋一类的生活技能。这种责任看起来重大的让人喘不过气,不过,这也是一个的好机会---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你就可以教他一些东西。
说起当一个称职的家长,我们就不能不说说其中要花的时间了。想要教好孩子,就必须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而说到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你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温馨的时光,像全家一起郊游了、特别的生日派对等等。。不过,在孩子淘气的时候,你就必须花时间去管教他,而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他们常常会想到自己小时候被管教的经历,在很多人的心中,管教就意味着一顿板子,或是其他消极后果。
不过管教其实是“教”大于“管”。我们管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如何与其他人和睦相处,懂得如何把事情做对、做好。所以,如果你可以把管教孩子当作是教育孩子的机会,那么任何时间都可以变成增进感情,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时机,而不是培养感情之路上的绊脚石。
下一次必须纠正孩子言行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理念。不要一味强调孩子哪里错了,要抓住机会教小家伙们今后该怎么做。 举例来说,在商店你的儿子又哭又闹索要一样东西,你就要教他怎样有礼貌的提出请求,同时也要让他明白如何接受家长的拒绝。记住,如果你不教孩子正确的做法,她是永远也不会达到你的期望的。 想用好积极式的管教,你可以牢记以下四点:
教育(Teach)---------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言行举止
指导(Instruct)-------对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明确的指导 监督(Monitor)-------监督孩子的行为举止
鼓励(Encourage)-----不论孩子成功与否,都给与悉心鼓励
这4个概念的英文首字母连起来是TIME(时间)。很明显,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就应该化时间在孩子身上。
积极是管教=时间(TIME)
不过也请注意,我们虽然把管教看成是一种“教育”,但并不是说孩子就不需要为他的不当行为承担后果。毕竟,承担后果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还会详细讲到后果,以及如何有效的运用后果。
现在,我们讨论教育孩子技巧中另一个管教要素-------沟通。
批评孩子前,先学会和孩子沟通。
和关爱一样,沟通也是将家人联系在一起的法宝。成员之间清晰、有效的沟通,可以很好的维持家庭关系,大大减轻沮丧的情绪,并能让每个家庭成员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不过说到和孩子交流,我们脑中出现的多半是让孩子捡起地上的衣物,放好东西,或是不要在作业中玩耍之类。然而,我们却忘掉了最简单的事情,像问孩子的感觉怎样,在早上醒来的时候抱一抱孩子。
下面的六条黄金法则,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和孩子沟通 1、 多看多听,什么问话都要回应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表情与微小的肢体动作,因为这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要催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家长还需要做个耐心的倾听者。 2、 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别挑孩子“气头”
选择任何时候都可以和孩子沟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选择好的时机谈话,会增加谈话的效果,你们可以在好的环境和时机里好好谈论某个话题。要想和孩子进行重要的谈话,不妨等到更为合适的时间,不要选择不恰当的时间。比如你上班快迟到的时间。同时要记得,如果你和孩子在气头上,或者你们的心情非常不好,沟通是很难进行的。最有效的交流,其前提是谈话双方都心平气和。 3、 叫他“乖孩子”,让他知道你爱他
这点儿,听起来很简单,不过这一招确实能让你和孩子的沟通更亲密,也更有意义。有些家长往往等到要改正孩子言行时才叫孩子的名字,其实,平时多叫孩子的名字能够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在谈话中,你可以多用宝贝儿,亲爱的,乖乖或昵称,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疼爱。
4、 面对面谈话,别隔着墙吆喝 和孩子谈话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和孩子要眼睛和眼睛四目相对,这样用最真诚的态度去沟通远比你们在不同的房间互相喊叫好的多,当然如果在行车的过程中,你们这个方法是不适合采用的
5、 集中注意力,别忙你手头的事儿
如果你要给孩子讲东西,一定要选择个不容易 被打扰到的地方进行沟通,关掉电视机,电脑,移除一切可能影响到你们的因素,然后再开始谈话。当然,如果你的孩子要和你说话,你也需要马上放下手中的报纸,正在做的事情,专注的听他的表述。
6、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窝在沙发上也可以
想象一下,如果要你和比你块头大一倍的人说话,是不是很紧张呢?所以,不要让你的孩子也有这种感觉。想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你可以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或是面对面坐在椅子上,一起窝在沙发上也行。
以上都是为你和孩子沟通所做的准备工作,下面有些好的小技巧,可以让他更好的听你的话。
。用语要具体,别喊他“捣蛋鬼” 和孩子说话,尽量用孩子听得懂的、具体的语句,不要使用太复杂的词汇。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带有批评性质的话语,如叫孩子“捣蛋鬼”等。比如 模糊的说法:“你又发脾气了” 准确的说法:“你又哭又闹,还跺脚” 。意思要简明别扯远了
向孩子解释,或指导他该怎么做的时候要多用短句。比如: 啰嗦: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屁股又痒痒了是不是?如果你不立刻停止这
种行为,今年你就别想再出去玩儿了!”
简明: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否则,你就得面壁思过! 。方式要得当,别居高临下
有时,你说话的方式比你说话的内容更重要,比如,纠正孩子不当言行的时候要语气坚决、实事求是,和孩子沟通或者一起玩的时候则要兴致勃勃、积极投入。 错误:对孩子指指点点,或对孩子居高临下的说话
正确:和孩子平时,心平气和,避免嗓门过大或打骂孩子 。主题突出,别被孩子误导了
如果孩子还嘴,不要答话,要继续你最初的话题 偏题的谈话:“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不要说,我恨你,这样的话,我会伤心的”
正确的谈话:“丽丽,不要说了,先听我说” 。心情要平和,别说“我受够了”
一旦发生争执,应及时停止谈话,你可以走开一会儿,花点儿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等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谈。 争吵式:“我受够了,你哪来这么多抱怨?如果你肯听我说。。。” 平和式:“现在你很生气,妈妈也很生气。我们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吗?过会儿我们再谈。”
。用词要正面,别传递你的坏心情。
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如何用正面的语言表达负面的情绪 错误:骂人是不对的
正确:我知道你不太开心,不过你可以说““我很生气 。言行要一致,别讽刺孩子 不管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还是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你都别忘了要恰当的运用抚摸、微笑、眨眼或是谅解性的话语。 讽刺的说法:你已经够大了,连这个也不会?
谅解的说法:我知道这个有点儿难,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到(面带微笑) 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和生理及认知能力一样,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不能只靠语言,一些语言学家建议多使用手势,提高声调,并借助与丰富的面部表情提升你与孩子沟通的效果。
五个小贴士,让你与孩子顺利沟通
1. 做好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一定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2. 简明扼要
孩子的注意力时间集中,所以你的话一定要简明扼要 3. 持之以恒
坚持向孩子示范,指导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进步很快 4. 点名错处
尽量强调积极的一面,告诉孩子做的好的地方以及你希望他要做的好的地方,不过有时也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希望他以后该怎样改进。 5. 言出必行,实事求是 不要只是口头吓唬孩子,或者一直警告他们,小孩子会看出家长会什么时候动真
格,言出必行能够防止孩子变本加厉的考验你的耐性。
做榜样,讲道理,轻松改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想要和孩子更好的沟通,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描述孩子的言行举止,然后表扬他做的好的地方,纠正不那么理想的地方。
言行举止包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
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多多观察这些语言和行为,然后采用“做榜样,讲道理”的方法教给孩子各种必要的技能。
“做榜样,讲道理”听起来像个游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过程,他需要家长借助各种技巧,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要简明扼要的描述某一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一面镜子,让孩子从你身上看到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这就是“做榜样,讲道理”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的儿子,在商场随便丢弃空纸杯,你应该马上把纸杯捡起来,放到孩子的手中,让他丢到垃圾桶中。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诀窍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必须非常精确”你可以用“你刚才。。。”或“我听到你这样说。。。”这样的方式开头,这会让孩子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你的话联系起来。下面是些成功的案例: “你刚刚推了弟弟一把,还叫他小毛孩”
“你刚刚关了电视,回到你的房间马上开始了学习,真棒” 。。。
做榜样,讲道理,是一项有用的工具,他可以用来教孩子学习新技能,帮助家长表扬孩子良好的言行,使家长在孩子的错误行为恶化之前加以遏制。仔细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看看哪些言行是不当的,然后向孩子具体描述这些言行的不当之处。比如,你看到你的孩子在玩游戏没有听你的建议去学习,你可以告诉他“现在你要马上放下游戏,去你的房间完成你的作业”
通常你告诉孩子这件事是不对的,应该去做什么什么的时候,他说会听到的,但是也有的时候他们完全不理会,考验你的耐心,依然我行我素,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直截了当的告诉他这样做的代价,之前我们讲过的面壁思过。等等 在我们和孩子讲明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会用一些,“乖,要听话”“别调皮”,我们应该“体向他讲明怎么样子是好,是乖,是不调皮,比如,“别调皮就是不要今天吃饭的时候乱跑动,欺负小弟弟和妹妹们”“今天的表现好,就是在外游玩的时候不许乱买东西,向大人提无理要求”
有时,你还需要模仿孩子的言行,再告诉他这是什么。我们认识一位父亲,他在商店里 对儿子说了几遍“不要闹”然后听到儿子问:“爸爸,什么是闹呀?我不明白”于是这位爸爸模仿了儿子刚才的表现,儿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刚刚自己的行为时不对的,不应该这么做。
做榜样,讲道理的方法之所以这么有效,是因为它能使你客观的了解你的孩子,而不是主观的去看待你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让自己情绪激动的时候,而这个方法会让你调节你的情绪,避免你对孩子大喊大叫,不理智的采取一些行为和言语。让你更加和蔼,更加亲切的和孩子共处,更好的建立你的教育魅力!
常见问题解答
“我如果想让我的儿子做点儿事儿,我重复了很多遍,他就是不动,我怎样才能让我的沟通更有效呢?”
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你避免跑题、争吵或与孩子较劲。要让沟通更有效,你要向他明确的表明他的不正确的行为在哪里,如果他还是对你不理不睬,你可以把这种我行我素的行为也描述一遍,比如“你故意不理我,是吧,请你不要玩了,听我说!”
等他注意力集中了,你可以心平气和的但是语气坚定的告诉他,你想让他做的事情“把电脑关了,我们需要吃饭了!”
我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要让他坐下来好好听你的指导真的很难,我该怎么办好?
在你开口以前,把一切能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的东西移开,这样就可以确保你讲的话孩子会听得多些。此外,说话时一定要和孩子平视,所用的语气也应该是孩子能接受的。因为他没有什么耐心好好坐着,所以你的话一定要简短易懂。
我孩子从来不把我的话当一回儿事儿,我该怎么办?
一定要让你的儿子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动真格,什么时候只是开玩笑。小孩子可能分不清两者的界限,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你就要说到做到,不打马虎眼。对孩子来说,说一百次不如做一次。所以,家长一定要言出必行。你可以借助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