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
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
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十一、《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2、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根据诗的内容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3、这首诗的前两节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境伤情,怅恨别
离。
4、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内容、情感: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现用来比喻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语言、写法:此联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句写蜡炬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两句诗比喻对爱的人思恋到死才能停止,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坚贞。
十二、《登飞来峰》王安石
1、 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高,为下文作铺垫。
2、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3、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借景抒情。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表明作者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扰,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九(上/下)古诗词理解填空,
一、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
1、简明地写出女子孤寂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2、用拟人写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3、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肠断白
蘋洲。 二、《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1、表现塞下有异于江南的荒凉萧条景象的句子: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2、表现边塞边地荒凉,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运用典故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1、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抒发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1、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的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
2、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欲语泪先流。 3、以新鲜奇特的夸张和比喻,表现愁苦之沉重: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描写军营生活和练兵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运用比喻描写紧张的战斗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充分表达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