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1容积式热交换器前封头与墙壁的距离,设计无规定时,不得小于蛇形管的长度。
10.2.4.2应按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坡度,坡向安装。 10.2.4.3水箱的底面在安装前应检查油漆质量,缺陷应作处理。 10.2.4.4热交换器,凝结水箱,贮水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10.3通用组件的安装
10.3.1除污器、减压阀、疏水器、水位表、安全阀、压力表等应按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安装调试。温度计安装在便于观察的部位,排汽阀门应安装在便于安全操作的位置。
10.3.2压力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0.3.2.1压力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清洗的位置,并防止受高温; 10.3.2.2压力表应设有内径不小于100mm的缓冲管;
10.3.2.3压力表和缓冲管之间应设阀门,蒸汽管道安装压力表时不得用旋塞; 10.3.2.4压力表的满刻度值,当设计无规定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2倍。
11防腐和保温工程
11.1防腐工程
11.1.1涂料的品种、性能、颜色、涂刷层数及表面标记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有生产厂的合格证书,过期的涂料,必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1.1.2设计对涂料种类和层数无规定时,明装无保温管道必须涂一道防锈漆,两道面漆。有保温层时,应涂两道防锈漆。地沟内管道应涂两道防锈漆,涂料的耐温性能、抗温性能应按输热介质温度及环境条件进行选择。涂漆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2.1与基面粘接牢固,厚度符合要求,面层色调一致,光亮清洁,无皱纹、气泡、针孔。
11.1.2.2漆膜均匀、完整、无漏涂、损坏。
11.1.2.3色环间距均匀,宽度一致,与管道轴线垂直。
11.1.3涂漆施工宜在温度5-40℃的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在雨、雪、大风及-5℃以下环境中施工时,应采取预热措施,待金属表面干燥后再涂漆。
11.1.4用涂料和玻璃布作加强防腐层或热沥青和玻璃布或麻袋布加强防腐层时应符合规定。
11.1.5保温管外保护层表面应铲平灰疤,补平凹痕,填严缝隙,打磨光滑。将浮灰清理干净后按设计标准进行涂漆。
11.2保温工程
11.2.1保温材料及制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材料性能测试检验数据,其种类、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规定,在进入现场的每批保温材料中,应任选1-2组式样进行热导系数测定。导热系数超过设计取定值5%以上的材料不得使用。
11.2.2保温应在管道试压及涂漆合格后进行,必要时,无缝钢管可预先做保温,但应将管道连接处和环形焊缝留出,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将连接处保温。
11.2.3采用湿法施工的保温工程,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用散体保温材料和粘接材料的拌和物在管壁上制作保温层时,宜采用模灌挤压的成型方式施工。需要现场切断的管子,保温层在管壁之间应加塑料膜隔离层。
11.2.4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1.2.4.1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层施工;
11.2.4.2瓦块内应抹3~5mm石棉灰胶泥层,并砌严密,用胶泥充填时,缝隙应小于5~7mm。同层制品应互相错缝,内外层之间应盖缝,每块制品应有两道镀锌铁丝或箍带扎紧,不得采用螺旋形捆扎方法。
11.2.4.3应按设计位置和宽度留出脚焊缝,缝隙间用导热系数与保温材料相接近的软质材料充填。
11.2.5阀门、法兰部位的保温结构应易于拆装,有冷紧或热紧要求的法兰应在冷紧或热紧完成后再进行保温。
11.2.6保温层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注:1 保温层不得有负偏差; 2 每隔20米测一点; 3 伸缩缝抽查10%。
11.3防潮层及保温层
11.3.1防潮层应做在干燥的保温表面上并应光滑平整,厚度均匀,表面无气孔,鼓泡或开裂等缺陷,端部应密封。
11.3.2石棉水泥保护层应分两次抹成,第一次找平和挤压严密,第一次稍干后再加灰泥压实、压光、面层应平整、圆滑无显著裂纹,端部梭角整齐,金属保护层应扎紧,不得有凹凸不平或脱壳,接缝开裂等缺陷。
11.3.3防潮层、保温层的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1.3.3.1水平管道应指管道坡度由低处向高处施工。形成高压低搭接。 11.3.3.2垂直管道应由下部向上部施工,形成从高盖低的搭接。 11.3.4防潮层、保护层的施工措施及表面平面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12试压、清洗、试运行
12.1试压
12.1.1热力管道工程的管道和设备均应按设计参数及规范的规定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12.1.2管道试验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2.1.2.1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及规范的有关规定。
12.1.2.2管道支架已安装调整完毕,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及填充物已达到设计强度。
12.1.2.3焊接质量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检验合格,焊缝及应检查部位尚未涂漆和保温。
12.1.2.4试压用的临时加固装置已安装完毕,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
12.1.2.5试压用的压力表已检验,精度不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达到试验压力的1.5倍,数量不少于2块。
12.1.2.6地下检查地沟及直埋管道的沟槽中有可靠排水系统,被试压的管道及设备无被水淹没的可能。
12.1.2.7试压现场清理完毕,对被试压管道和设备检查不受影响。 12.1.2.8试压方案已经过审查并得到批准。
12.1.3管道水压试验时应排净空气缓慢均匀升压,在5℃以下时应有防冻措施,地沟管道与直埋管道应安装排除试压用水的设施。
12.1.4分段强度试压应在压力升至1.5倍工作压力后进行,在稳压的10min内应无渗漏,在降至工作压力后,用1kg重的小锤在焊缝周围对焊缝逐个进行敲打检查,在30min内无渗漏,且压力降不超过0.02MPa即为合格。
12.1.5试压合格后,应拆除盲板,核对记录,并填写供热管网水试验试压记录。
12.2清洗
12.2.1供热管网的清洗应在试压合格后用水或蒸汽进行。清洗前应将试压器、疏水器、流量计、流量孔板、滤网、调节阀芯、止回阀及温度计的插入管等拆下,把不与管道同时清洗的设备隔开,如必要时加固。
12.2.2管网的水力清洗应主干线,支干线,用户线的次序分别进行,清洗前应充分浸泡管道,冲洗应连续进行并尽量加大管内流量,管内流速不低于1m/s。对于大口径管道,当冲洗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密闭循环的水力清洗方式。以入口水和排水的透明度相同为合格。
12.2.3输送蒸汽的管道宜用蒸汽吹洗,吹洗前缓慢升温,暖管1小时进行吹洗,吹洗时蒸汽压力不应大于工作压力的75%,吹洗次数一般为2-3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2-4小时。用抛光的洁净木板置于排汽口前方进行检验,板上无铁锈、脏物为合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