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C.前进性与曲折性是辩证统一的 D.任何事物间存在矛盾
30.当学英语的中国人努力改正中国式的语病时,外国人却热衷于收集和整理各种中国式英
语。中式英语正在促使英语产生深刻的变革,大量的中文词汇进入英语,成为英语新词的最主要来源。这说明
①文化传播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 ②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文化创新使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1.自柯达推出第一代透明摄影胶卷,100多年来凭借其优质摄影器材、相纸和胶卷,一度
叱诧风云。但自数码摄影急速发展之后,它落入朝不保夕的境地。这警示我们 ①信誉是企业生存发展无形资本 ②辩证否定要求紧跟时代 ③调整经营策略是企业发展要求 ④成功与失败乃一念之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的问题。但不能成为一砖
一瓦,那是不可原谅的。”这段话启示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 ①注重量的积累 ②促成事物质变 ③立志奉献社会 ④坚持自我砥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建筑是凝固的音符。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堪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
兹克建筑奖。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用现代空间和建筑体量诠释传统文化中的空间和意境。这说明,扎根于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的建筑是 ①传统和现代的对立统一 ②发展与回归的对立统一 ③时尚和流行的对立统一 ④批判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其中第34题、35题为必答题,
第36题为选做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某调查机构对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经过整理得到以下数据。
表一: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幸福感比较(%) 类别 高收入家庭 中等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 感到幸福 83.79 89.81 64.65 感到不幸福 16.21 10.19 35.35 (1)请从认识论角度解读表一中的经济信息。(4分)
表二: 居民眼中最能代表幸福感的指标
第 5 页 共 10 页
(2)结合表二信息,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说明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感。(8分)
35.材料一: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明确了指
导思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国务院以召开座谈会、下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并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据此作出19处修改,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民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这是中国
政府8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至8%以下。同时,将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市民认为,现在将国民经济预期目标降下来不合适。其理由是,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发展经济。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6分)
(2)请根据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分析材料中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6
分) 36.【选做题】本题包括 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2012年春节刚过,“用工荒”就不期而至。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中西部
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促使劳动者明显回流,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用工情况形势更加严峻。 材料二:“用工荒”反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对工资低、环境差、待遇不平等的一种拒绝,采
取的是用脚投票的方式,这就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保护,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因此各地方政府要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其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解决“用工荒”。
(1)请运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用工荒”的产生原因。(6分)
(2)运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谈谈地方政府应对“用工荒”做法的认识。(6分)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欧盟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向所有入境的航空公司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引起国际社会
强烈反响。在2月份召开的航空业碳排放问题的国际会议上,20多国与会代表发表联
第 6 页 共 10 页
合宣言,提出了反制措施。
欧盟不顾世界各国反对,一意孤行地对全球航空业征收不合理费用,也是中国不能接受的,
中国通过双边渠道向欧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关切。同时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指出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境内各航空公司不得参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1)欧盟单方面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 为什么遭到多国反对?(4分)
(2)欧盟此举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有人提出,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淡化与欧盟的关系。请予以评析。(8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
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工业化推进和社会进步的
综合体现。到2011年底江苏省城市化率已达61.9%,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已开始向成熟的城市化社会迈进。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发展现状
同学们了解到,目前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
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 (1)结合材料分析江苏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经济影响。(6分)
材料二:直面发展困境 同学们发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
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2012年1月4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拓宽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制度渠道,增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 (2)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6分)
材料三:共建精神家园
当下许多城市都在征集并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以架构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和重要支撑。城市精神要真正走出“千城一面”,凸显丰富个性,并同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感受和期盼相契合,实现守与变、静与动的统一,就必须找到城市精神的“根”。同学们呼吁,积极参与“寻找城市精神之根”活动,并为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出谋划策。 (3)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示例完成相关内容。(6分) 寻找城市精神之“根”
示例:根在传统。打造城市精神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当地文化传统土壤中挖掘其内
涵。
根在 。打造城市精神必须: 。 根在 。打造城市精神必须: 。
第 7 页 共 10 页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本大
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2 D 23 D 2 B 13 B 24 D 3 A 14 B 25 B 4 C 15 B 26 D 5 B 16 B 27 C 6 D 17 C 28 C 7 A 18 A 29 B 8 C 19 C 30 B 9 C 20 D 31 C 10 D 21 B 32 D 11 D 22 A 33 A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其中第34题、35题为必答题,
第36题为选做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分)幸福感与家庭生活状况存在一定关联。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对幸福的感受不同,相同收入水平家庭对幸福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中等收入家庭幸福感反而高于高收入家庭。(2分)
(2)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稳定物价、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设,完善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4分) 政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政府积极履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职能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
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家庭美德
提高道德修养。(2分)
(学生答案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否则扣1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