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镁合金材料研究开发基地。核心技术包括:高品质镁合金熔剂、高品质镁合金锭生产 技术、镁合金精密压铸成型技术、镁合金轮毂生产技术、镁合金塑性变形加工技术(挤压、轧制、冲压等)和镁合金表面处理等。目前,中心已初步建成为我国镁合 金研究和应用的示范和技术转移中心,为我国镁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重庆地区
以重庆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产品定位在汽车、摩托车和手动工具等镁合金压铸件上。目前,已开发出6类摩托车镁合金配件并已批量装车,镁合金 配件年产量已达60万件,产值3000多万元。按照重庆市规划,2010年实现90%的摩托车使用镁合金部件,每辆最少使用8公斤以上,在汽车上的用量也 大增加。 4.青岛地区
主要依托青岛金谷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科技部2000年12月批准该公司为“镁合金开发应用产业化基地”。目前,青岛金谷镁业已开发出8类3C产品,为海尔、康佳、摩托罗拉等国内外大企业提供配套,年产量达到200万件,产值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 5.太原地区
山西太原市致力于将太原打造成为“世界镁都”,太原的镁及镁合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太原拥有20多家涉镁企业,包括原镁冶炼、镁合金及其制 品、设备制造及技术服务等。其中有多家属于示范性的龙头企业,如全球最大的镁合金3C产品压铸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的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 位居全球前两位的原镁生产企业太原同翔金属镁有限公司和太原易威镁业(集团)公司,最大的镁挤压厂太原跃进镁业有限公司。2008年全国共生产原镁63万 吨,山西生产约33万吨,太原本地生产约15万吨,加之总部经济控制的产能,总产量达到23万吨,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太原已经成为一个镁、镁合金及镁合金 压铸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太原也是资源最为丰富、配套最为齐备的镁及镁合金制造基地。
其他地区也有一些规模较大、颇具特色的企业,近几年,宁夏科技部门助推金属镁等科技项目,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争取国 家项目460项,争取国家科技项目资金4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资金达30亿元。通过实施煤基甲醇、金属镁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近200项科研成 果,为各个产业提供了 强大的科技支撑。
虽然镁合金压铸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但我国原镁产量居世界首位,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工程材料,凭借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抗电磁干扰及屏蔽性能,在我国汽车、摩托车及3C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可以预计,我国镁合金压铸业大发展的时期正在到来。
二、镁合金压铸投资策略
全球已经进入到“高速”时代,高速发达的运输业希望变得快,而镁及镁合金所具有的强度、刚度高,减振性好,电磁屏蔽和抗辐射能力强,易切削加工,易 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将在高速铁路、汽车、电子和家用电器、家庭日用品、休闲和健身装备、航天、航空和国防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也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 工程材料,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用量继钢铁和铝合金之后的第三大金属结构材料。
1.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
加拿大玛瑞丁公司是世界上规模较大、技术经济实力强、在镁合金压铸市场经营方面有经验的企业,在上海已拥有成批生产仪表盘、座椅骨架、变速箱等大型 镁合金压铸件的合资生产基地。按照中国轿车发展规模和速度,这家大陆唯一的大型镁合金生产企业,理应趁此“独家经营”的优势,迅速扩展生产规模,抢占市 场。
事实上,该公司的在华合次企业——上海镁镁合金压铸公司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000余吨的生产规模。这说明玛瑞丁公司从实际经营中察觉到,在中国发展 汽车大型镁合金压铸市场“火候”尚未到最佳时机。因为即使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鉴于其产品设计权控制在外方手中,改变产品材质决非轻而易举;而 且,培育大型镁合金压铸企业和人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稳步发展,等待时机。
因此,该公司选择在素有“摩托之都”、“微型汽车之城”之称的重庆先扎下根,建立在华第二家镁合金压铸企业,根据摩托车和微型汽车的特点,定位于中型镁合金压铸件,作为对西部进一步扩展的“桥头堡”。这样一来,转向大型镁合金压铸件的生产也顺理成章、轻而易举。 2.资金分段投入有效化解风险策略
仍然以重庆玛瑞丁博奥镁业公司为例,该公司总投资约1.2亿元(注:人民币,下同),一期投资6000万元,其中真正由玛瑞丁公司提供的资金更少。微量资金也分两期投入,正说明玛瑞丁公司优良作风和考虑的审慎周密。
其优良作风在于精打细算不乱花一分钱;考虑周密则在于,即使地处重庆这样一个发展镁合金压铸相当有利的市场、更有隆鑫集团作强有力后盾的“天赐良 机”的格局下,玛瑞丁公司还是“留了一手”。市场多变,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的扩展都需要过程,适时投入资金,不使设备空闲,才能最大限度地盘活资金。 3.镁铝合金以铝促镁策略
在发展镁合金方向盘骨架压铸件方面,天津六合镁制品有限公司堪称楷模。该公司2003年3月由中美合资组建,注册资金1500万元。起初生产铝铁结 构方向盘、铝合金方向盘骨架,目前已与各大汽车集团建立良好的配套关系,实现了由
铝转镁、镁铝两者结合的转变,开始发展镁合金方向盘骨架,现已成为方向盘 骨架压铸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目前虽仍以中小吨位压铸机为主,投资也不多,但是效益甚佳。
南京华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微型汽车变速箱10万套,拥有压铸机7台,其中用于铝合金压铸的分别为3200吨、2000吨、1500吨压铸机,定位 于大中型铝合金压铸件;用于镁合金压铸的为1500吨、630吨、560吨、400吨、300吨压铸机,定位于中小型镁合金压铸件。因为铝合金压铸件和镁 合金压铸件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共性很多,必要时进行调整也比较方便,两者“齐头并进”提高了投资的安全性。
4.引进设备模具带进有关技术策略
浙江岱美公司过去为上海红旗轿车配套,生产钢质方向盘,通过与上海汽车集团的长期合作关系,又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作,为其生产镁合金方向盘骨架并全部包销,不仅短时期收回了投资,还占据了镁合金方向盘这一高科技压铸产品市场。
岱 美公司在与通用合作时,考虑到此前从未接触过压铸,对方对镁合金方向盘骨架的技术要求又很高,为确保顺利投产,岱美引进德国富来公司KAM500型镁合金 冷室压铸生产线和压铸模,并带进压铸工艺技术,以生产出合格产品作为成套机器、模具的验收条件,很快就投入精密镁合金压铸件的大批量生产。这种成套引进的 方式,对从未做过压铸的新厂初上高技术难度压铸产品来讲,是个可靠的有效方式,值得借鉴。 5.从小件入手逐步发展策略
重庆玛瑞丁博奥镁业公司定位于汽车、摩托车和手动工具等中小型镁合金压铸件。设备为160吨热室压铸机;400吨、630吨、800吨冷室压铸机。 这种设备投资组合相当经济、柔性化程度高,即便市场变化,也能顺利实施生产转型。南京华宏新材料有限公司亦定位于中小型镁合金压铸件,配备300吨至 1500吨压铸机。 6.引进设备竞标优选压价策略
压铸设备投资巨大,必须通过竞标、优选、压价。应对各家压铸机厂商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和分析,才能取得最优良的产品质量、最合理的产 品价格、最可靠的技术服务。选择厂商时,切勿仅盯一家,以避免失去多方竞标压价的机会和更多现场考察的条件,从而陷入误区,造成巨大损失。
压铸设备分为两类:冷室卧式压铸机,适用于铝、镁、铜、锌合金压铸件;热室压铸机,适用于镁、锌合金压铸件。镁合金热室压铸机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 于薄壁复杂压铸件,生产电脑手机外壳多采用热室压铸机;冷室卧式压铸机的通用性大,汽车、摩托车等其它压然件均采用冷室压铸机。 7.和谐合作发展求得双赢策略
中国镁资源丰富,汽车镁合金压铸件必将成为国际厂商竞争的热点。虽然近几年市场竞争主要集中于中小型镁合金压铸件,但三、五年后转向大型镁合金压铸 件
乃大势所趋。我国镁合金压铸企业近期尚难摆脱生产技术基础薄弱、经济实力处于劣势的局面,故应尽量避开与国际强手“短兵相接”,适宜采取合作发展以求共 赢的策略。
例如在大中型镁合金压铸领域,加拿大玛瑞丁公司是强劲对手,上海乾通汽车附件公司虽拥有40余年的压铸经验,但在镁合金压铸方面尚难与之匹敌,选择 联合发展才是明智之举。重庆博奥镁业公司也是如此。想要“借鸡生蛋”,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让点市场让点利、交点学费也是值得的。在施行双赢策略联合 发展中,还要特别注意与国外中小型企业合作,他们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有着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愿望,与他们合作往往可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8.联姻汽车采购配套发展策略
想要真正进入汽车行业,必须设法与中外大型汽车集团联姻,进入其采购体系。真正发展得顺利的镁合金压铸企业莫不如此,其中,一汽、二汽、上汽集团均 为直辖的压铸企业,如上海镁镁等。浙江岱美公司与美国通用公司也建立有直接的供需关系。重庆镁业科技则直属于隆鑫摩托集团。游离于汽车、摩托车集团之外的 镁合金压铸企业处境将更加艰难,依靠自己投资开发模具试制产品,样品不少,投产不多,批产更小,很是被动。 9.进口与国产设备相搭配策略
现在国内生产汽车大中型铝、镁合金压铸件企业的主要压铸设备绝大部分为进口。由于国产压铸设备在性能稳定性确实与进口设备存在差距,尚难赢得外商信 任,加之新建压铸企业基础薄弱,难于获得订单。因此,有必要适当引进国外先进压铸设备。特别是高难度的大型镁合金压铸件,为了顺利投入正常生产,采取设备 与模具成套引进、并以生产出合格产品为采购验收条件,不失为一种良策。 上海乾通汽车附件公司在进入镁合金压铸领域的初期,便是靠引进2套二手德国压铸机和模具起家,这一经验值得借鉴。国内闲置的大中型进口压铸设备不 少,适当合理调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可节约大量资金。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汽车、摩托车镁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技术要求多种多样,按照不同要求采取进口与 国产压铸设备搭配的策略也是可行的。 10.开拓民用产品多方发展策略
为了化解风险,应采取多留余地、多找出路的策略,目前不宜将巨额资金集中押在大型镁合金压铸件这块“硬骨头”上。因为国外汽车集团对此类关键部件控 制甚严,不会轻易让别人改变产品设计。为此,应优先选择民营汽车集团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营汽车集团进行合作开发,逐步开拓这一重要领域。 比如我国民营“吉利”汽车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实现自主研发15款全新车型,另外还有8款发动机、6款变速箱以及一个赛车项目。这是货真价实的“中国制造”,设计选择权在中国人手里,是发展我国大型汽车镁合金压铸件的最佳“突破口”,应主动上门争取联合开发。
摩托车领域产品的知识产权也基本上控制在中国人手中,可作为现阶段的主攻方向。汽车配件和自行车部件包括电动自行车,大有可为,镁合金车身和车轮等都是很大的潜在市场。
民用产品是发展镁合金压铸的广阔天地,当前锌价猛涨,“以镁代锌”很有发展前途。对于其中要求不太高的小型镁合金民用产品,更具有投资小、上马快、 效益高的优势。只要买台小型镁合金压铸机并配上模具,便可很快投产,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相当有吸引力。总会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带头人,并真正尝到甜 头,后面就是一涌而上,百花齐放,这就是我国发展镁合金民用小产品的规律,相信这一美好前景不出几年就会在大陆显现。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镁产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扩大镁及镁合金产品的应用量和应用领域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镁产 业可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了解,尽管镁合金产业前景看好,但仍面临一些制约性因素,比如镁合金耐热性和耐腐蚀性有待提高,生产成本较高;低端产 品供过于求。因此,专家建议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帮扶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镁合金更广泛地应用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