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容积很大,无法承担大运量的垃圾运输,且未能实现封闭化中转作业。
(2)压缩转运式,压缩转运形式又可分两种:
①不带固定装箱机的转运站
小型垃圾收集车将垃圾收集后运到此转运站,经料斗直接卸入带有压缩装置的、由标准集装箱改装的半挂车内。垃圾从集装箱的进料口进入箱内,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垃圾受挤压,被压缩推料机构从集装箱前部移向后部。其工艺流程如下:
a.垃圾收运车从卸货平台上把垃圾直接导入活塞式液压压实器的料斗内;
b.料斗底部的供料口给压实器不断提供原料;
c.随着压实杆的来回移动,压实器把垃圾压入集装箱里;
d.当一个集装箱满了,它自动以水平方向形式移开,而另一个集装箱自动地移过来,而另一个空的集装箱自动地移过来,对准出料口;
e.同时,压实器再次开始挤压,循环往复、连续工作。
由于此种形式转运站内的垃圾收集车卸料处一般不设置垃圾储存槽,在收集车进站高峰期,易造成收集车排队等候卸车,给站内管理调度带来困难。同时带压缩推料装置的集装箱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②带固定装箱机的转运站
垃圾收集后由小型收集车运到转运站,在卸料平台上将垃圾卸入垃圾槽。槽内垃圾经装箱机推入与装箱机对接的大型运输车的车厢内。随着箱内垃圾量的增加,装箱机的压缩机构对箱内垃圾形成压缩,从而提高箱内垃圾的密实度,达到垃圾的减容、减量,实现封闭、满载、大运量运行。此种形式转运站的特点是:较好地实现了封闭、压缩的工艺;设备工作可靠,配置合理,生产效率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站内管理体制成熟、有效,因此己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比较各类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转运形式综合评价结果见下表所示。
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综合评价表
评价指标 直接转运式 压缩转运式 挤压垃圾推力 无 较低 箱内垃圾密实度 低 较高 站内中转设备的接口匹配要基本无设备 求 简单 对转运垃圾组成适应性 好 好
运输封闭程度 较好 较好 设备投资、运行费 低 较高 转运作业效率 较低 较高 综合上表各评价参数,对直接转运式和压缩转运式两种生活垃圾转运站可以得出如下评价结果:
Ⅰ直接转运式转运站工艺简单,设备较少,但垃圾的运输效率低,不符合转运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Ⅱ压缩转运式转运站有五大优点:
净载率高:与同吨位的散装垃圾转运车相比,净载率提高了50%-60%,从而运营成本降低了40%以上。
垃圾压装、转运全过程封闭处理:垃圾压装时,垃圾箱与压缩机对接口采用特有的密封式,确保垃圾在压装过程中无垃圾撒漏、臭水外溢。垃圾箱尾部增加的密封门保证了在转运过程中无污水外漏、臭气外逸,并有效解决了传统水平站垃圾箱尾部夹杂垃圾影响市容的现象;垃圾转运时,采用全封闭模式,杜绝了垃圾与外界接触的可能,有效地保证垃圾转运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二次污染。
Ⅲ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较好:垃圾压缩循环作业利用PLC进行自动控制,
其它作业均采用电气控制,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电气系统中,设置了多层互锁保护电路,防止误操作,保证了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Ⅳ压缩机效率高:压缩机操作简单,压实力大,最大压缩力大301.5Kn,压缩比在2.5:1以上。可连续一边上料一边工作,直到将垃圾箱压满为止。
Ⅴ选用性能先进的空气除臭装置:空气净化系统的作用是,定时向垃圾站空中喷出雾化除臭液,使除臭液均匀混合在空间,将形成臭气的氨、硫化氢、有机胺、甲烷等分解,使臭气消失。
综上所述表明,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采用采用压缩转运式作为垃圾转运方式。 6.3生活垃圾转运工艺设计
垃圾压缩转运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为预压缩式(预压式)、直接压缩式(压装式)和双模式(具有预压和直接压装功能)三种。其中预压缩式又分为垂直压缩和水平压缩两种。 6.3.1预压缩式和直接压缩式
预压缩式指垃圾进入压装机后,在压装机的预压仓内先进行压缩,从而形成一个密实的垃圾包,然后一次性推入垃圾集装箱中。该压缩方式具有压缩比率高、压缩时不需要转运车等特点。但该种形式的压装机造价高、消耗功率大、占地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