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库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0.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第二章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lO.C 11.B 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31.D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 5.ABCD 6.CD 7.ABD 8 ABC 9.CD 10.BCD 11.ACD 12.ACD 13.ACD 14.ABC 15.ABD 16.CD 17.BC 18.ABCD 19.BC 20.BC 21.ABCD 22.ABCD 23 AB 24.BCD 25.ABCD 26.ABCD 27.BCD
-- 9
精选文库
28.CD 29 ABCD 30.ABCD 31.ABC 32.BCD 33.BCD 34.BD
“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 答:这是错误的观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
(2)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宫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级,它以具体性、内容丰富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4)这种观点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和飞跃。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