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汉乐府风格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8 14:28: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能跻身于诗歌王国的,也就是说,叙事纪实(作者的评判意见参预其中)是它最重要的特征,这与其它诗体一般以抒情言志、表现诗人个性为职能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汉乐府对乐府诗上述传统的形成起了发轫的作用。阅读汉乐府犹如观看一卷社会风俗画,它真实地展示了有血有肉的人生和各式各样的世相,“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汉乐府现实性特点的很好概括。作者既没有矫伪虚饰,也毋需搜奇猎异,他们讲述的只是发生在身边的一桩桩事情,或是家庭的变迁,或是游子的流宕,或是路途偶然的遭遇,或是宴间纵欢的喧譊??经过作者艺术地再现,这些素材含蕴的人情世态一一毕陈无遗。在艺术表达上,汉乐府主要采用了叙述体,它或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或以事物的存在为依据,前前后后.方方面面,既突出重点,又尽量保持内容的周备,使作品具有平实、朴素、通俗、完整的特点,这与文人诗作一般以情感流动为主轴来组织意象,重构时空,因而使作品的画面出现较多的跳跃和不齐整有很大不同。前人指出乐府与诗的区别,“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徐祯卿《谈艺录》)这话很有见地。“叙事”二字,实际上包含了二层意思,一是指以“事”为主的纪实性。一是指以“叙”为体的叙述性。正是这种内容取向的纪实性与艺术构设的叙述性互相统一,形成了汉乐府风格的特殊规范。

最明显反映汉乐府这一风格特点的是表现家庭生活的篇章,这是汉乐府中最富有思想和艺术光彩的部分。它们大致可以分

成两类:一类是摄下生活中某一时刻出现的情景,如《东门行》、《妇病行》、《上山采蘼芜》等;一类是历叙人物命运的整个变化流程,如《孤儿行》、《焦仲卿妻》等。这些作品大致都有一件或一些比较完整的家庭事情贯穿其中,通过叙事来描摹人物形象,提出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

《东门行》写一丈夫为贫困所迫,不惜铤而走险,他的妻子则出于家庭安全的考虑加以劝止的哀而怒的故事。诗里无米无衣,难以度日的描写和诉述,赋予了丈夫的行为以合理性,说明社会极度贫富不均是逼迫丈夫走上冒险道路的真正动因。妻子的哀劝,并不表示她甘于贫困,只是说明在祸难和赤贫之间她选择了后者。丈夫和妻子的行为、言谈典型地展示了下层人民对待反抗的不同心态。整首诗是由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构成,犹如一幕家庭短剧,具有很好的表演性。全诗充满悲壮气氛,丈夫“拔剑”出门,口中愤然而道:“咄!行!吾去为迟!”读到这里,人们产生的不仅是同情,还伴随着钦佩。

《妇病行》也是写一个被穷困生活摧碎的家庭。与《东门行》一样,它的基本构成也是人物的话语和动作。全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开始写病妇托孤,后面叙父亲为了小孩的生存而奔波劳碌,两个画面相互联缀,完整地反映了穷人遭受的一场家难。诗中最感人的地方有二处,一是写病妇叮嘱丈夫的场面,“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苴笞,

行当折摇,思复念之!’”这是蕴藏在病妇心底的母爱最后一次闪光。二是写孤儿不知母亲已无生命,依然像平素一样“啼索其母抱”,其状甚惨,令人不忍目睹。以上二处描写皆极细极真,若不是对穷人的生活非常熟悉和怀有深切的同情,决然写不出这样逼真、哀感的句子。

《孤儿行》通过叙述一位孤儿的痛苦经历,愤怒谴责了虐待孤儿的不道德行为。此诗不像《东门行》和《妇病行》集中摹写生活中某个时刻的特定场面,也不是通过诗中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完成叙事的任务,而是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向人们诉说他所经受的各种折磨和烙在心灵的累累伤痕。这种用第一人称讲述的诗体与孤儿的身份正相适宜,因为孤儿的痛苦不仅表现在他干活的繁重劳累,还反映在他无人可与陈诉、无人愿与交谈的孤独处境。《孤儿行》在艺术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讲述者的话题中心比较分散,一会儿写不堪兄嫂使唤,一会儿写他自己体貌瘦羸龌龊,一会儿写郁结心头的悲怆怨怒,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出现构成一个周期,整首诗就由它们周而复始的变化而组成。孤儿话题中心的分散,一方面反映了他烦乱无绪的心境,另一方面,这种讲述的方式正是未成年人谈话的特点,与他们年龄恰好相合。艺术的真实与被反映对象的真实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上山采靡芜》和《焦仲卿妻》都是描写家庭二性生活的名作,长章短篇,艺术容量不相同,但在纪实性与叙述性相统一方面,都达到了纯美的境地。

先看《上山采靡芜》。这是写一对离异的夫妇,有一次在路途偶然相遇:

上山采靡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阖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它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向人们重现了一场家庭婚变的过程及留在当事人心头摆脱不掉的影子。封建社会,男子休妻之事屡见不鲜,很少受到指责。此诗让喜新厌旧的男人对自己的行为作不无悔意的反思,显然是在人物形象中融注了人生的经验。它所提供的生活教训更多于对休妻行为本身的指控,而留给读者的思索也更为深长。全诗结构简单,由相逢、相问、相答三部分组成,体现出汉乐府叙述依时间顺序平稳递进和使事件逐渐展开的特点。

《焦仲卿妻》是描写家庭悲剧的千古绝唱。诗中人物刘兰芝和焦仲卿有着深厚的爱情基础,由此联结起来的婚姻本来应当十分坚牢,但是在封建礼教制度下,婚姻的基础并不是爱情,而是首先要求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刘、焦二人同被封建礼教吞噬,这一悲剧的意义在于突破了文学作品中把二性生活的

搜索更多关于: 汉乐府风格论 的文档
汉乐府风格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lj71h9wj0fluh9baz4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