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题)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教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10: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此类研究文章中,有的以单一民族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时论及女性传统教育的部分内容,有的则从某一领域或某一角度来进行探讨。如李泽然等的《哈尼族传统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特点》(《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指出:历史上的哈尼族没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承担着最为重要的教育职能。其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在实际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及耳濡目染来完成,教育内容涉及生产生活技能及伦理道德规范等。其中,还特别论及以女性为对象的手工艺知识的传授,主要包括刺绣知识、纺织及缝纫知识两方面,认为女性的手工制作复杂而精细,集观赏和实用为一体。

关于生育教育的文章有: 杨学政:《摩梭人传统生育观与人口规律试探》(《云

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对摩梭人的各种生育观念、生育率及生育习俗等进行了

学术探讨,文章认为:生育观念对摩梭人人口增殖有着较大的影响,针对摩梭人的人口问题,作者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古文凤在《云南苗族传统生育文化论》(《贵

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中,从传统生育观与祈求生育仪式、生育礼俗与苗族

的性别及性别角色观、生育与苗族人生成年礼、生育禁忌与苗族传统的妇幼保健知识这四个层面,对苗族的生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论及的生育保健知识、成年礼及生育习俗等都是苗族女性接受生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杨国才《白族传统文化与妇女生育观》(《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一文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与妇女生育观、血缘宗族观念与妇女生育观、宗教信仰与妇女生育观、恋爱婚姻与妇女生育观、家庭对妇女生育观的影响。作者对传统文化与生育观念之间的联系、传统文化对生育观念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均涉及到白族婚恋教育、家庭教育及生育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王国祥《傣族的生育习俗与生育保健》(《傣族

历史文化求实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一文,对傣族的生育习俗、生育观、孕

产期禁忌、性禁忌及生育保健知识进行了全面论述;吴兰《从神话传说探讨克木人的传统生育观》(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以神话传说为切入点,论述了克木人的传统生育观,以及神话传说与克木人传统生育观的关系。文章还从生育禁忌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克木人传统的生育知识和养育知识;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对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5月),以沾益县炎方苗族为例,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苗族的生命价值观、婚姻缔结、生育习俗、家庭中的养育、丧葬习俗等进

行教育人类学解读,挖掘出苗人生命成长历程中独特的生育文化符号系统及其有效的传承方式,并且证明生育文化既可拓展教育空间,又可为教育提供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等。该文从产前禁忌、产后禁忌、生育礼俗、家庭养育等方面,论述了与女性传统教育相关的妇幼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婚恋、成年礼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此外,还有不少论著或文章是从女性传统手工技艺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主要涉及纺织、造纸、制陶、扎染、蜡染、刺绣等。如罗钰,钟秋《云南物质文化·纺织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木基元《孟定傣族原始造纸的民族学考察》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朱霞,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造纸技术的

调查和研究》(《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杨莉《云南民间制陶技术的调查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金少萍《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傅木兰,陈宁康《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蜡染》(《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2期)、杨德鋆《云南少数民族的织绣纹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龙叶先《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等。上述研究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手工技艺的论著和文章,虽然内容和侧重点

不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但都介绍或论述了各种传统技艺的发展历史、教育内容和传承方式、工艺流程、制作技术和方法、用料和工具、图案色彩、纹饰特点、艺术风格、美学价值、宗教意识、产品种类及用途、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与变迁等方面的内容。为此,这些论著都是研究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手工技能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女性学和妇女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经验受到了重视,许多学者纷纷著述撰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研究民族女性和与民族女性有关的各类问题,而云南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其中不乏与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教育相关的论著,如《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共计26本)论及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教育的部分内容;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纺织文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

年第6期)一文从传统纺织文化与少数民族女性种种关联的分析,进而论述了纺

织文化与女性的性别认同、纺织文化是女性利用空隙的劳作、纺织文化是社会衡量女性的价值尺度,以及纺织文化对女性的双重塑造。文章认为:在少数民族社

会中,有关纺织的教育,可以说是女性传统教育、女性生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民族中都有重视纺织教育的传统;《云南少数民族女子成年礼探微》(《思想战

线》1998年第2期)论述了形式各异的女子成年礼、女子成年礼的文化内涵及女子

成年礼的文化变迁三方面的内容。该文指出:女子成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一个人从此成为社会正式成员的意义,更多地还体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生育文化、家庭生活的文化内容,其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规范、生活知识、劳动技能等方面都是女性接受成年礼教育时不可缺少的内容;杨国才主编的文集《女性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收入了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妇女与法律、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政治、妇女与宗教、女性与多元文化、妇女与传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金少萍《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禁忌》一文对女性禁忌及其负面价值、女性禁忌与社会性别等进行了学术探讨,针对女性禁忌对妇女发展的制约作用、对待女性禁忌的态度、如何改革女性禁忌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李云霞在《哈尼族稻作文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中,对哈尼族女性在梯田稻作生产中性角色分工及作用等作了深入研究;袁芳《从社会性别看怒族的村寨教育》,简要介绍了景颇族的生产、社会技能教育、传统文化和道德行为教育,原始宗教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马世雯《云南傈僳族妇女角色及社会地位变迁》,以云南傈僳族为代表,从婚姻家庭、劳动及社交观念等方面,对解放前妇女的传统角色和地位与建国后妇女角色和地位的变化作了对比研究;李红菊在《妇女传统手工艺的变迁》中,论述了西双版纳傣族的制陶、造纸和纺织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以及发展变迁,并针对社会分工与妇女手工艺的关系、妇女在传统手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妇女手工艺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女性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

方法,从文化与观念、劳动观、婚姻观、家庭观、宗教观、教育观和参政观等方面综合而系统地探讨了傣族女性的传统观念及变迁特点,文中还提及了傣族女性的家庭教育、婚姻教育、劳动教育、生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与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教育有关的论著或文章虽然不少,但传统教育的内容只是在论著或文章中部分涉及,有的则是从某一角度来进行研究,大多数都没有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教育

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特别是在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鉴于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教育在当今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教育

赵 瑛

一、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传统教育的内容

云南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大多没有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人们一代代在实际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来完成。这种民间传统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教育的意义就在训练后生如何运用工具和器物,如何接受种种传统的习惯;如何使用社会权利和责任。为父母的培养了他们儿女的经济态度,技术能力,道德及社会责任后,又传给他们所有的财物、地位及职务”[1]。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它是少数民族社会的惟一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社会进步发展,培养和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平安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少数民族女性在这一传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参加了几乎所有的生产劳动,扮演了不亚于男子的角色,在生产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既是生产劳动的重要力量,也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承担着养育下一代的全部重任。她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包罗万象,涵盖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母亲干农活还是做家务,小孩总是与母亲朝夕相伴,这就在客观上为下一代创造了耳濡目染劳作方式的场境和接受这种方式的机会。故而教育子女尤其是教育女孩多由母亲承担,特别是

[1]

B·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第28~29页。

(课题)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mvx9ccj96ehs74cpcu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