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标准练(一)
1 . (6 分)(2019·温州选考模拟 ) 烃 A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A 完全燃烧后生成
m(CO2)∶m(H2O)=22∶9,A 在其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现有如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
(1)有机物 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有机物 F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 E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B→C 可通过两步直接实现:①热铜丝催化氧化,②直接与新制 Cu(OH)2 共热 B.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到 B 中,钠块浮在液面上,并产生气泡 C.若 C→E 为加成反应,则 D 为乙炔
D.为制备干燥的 F,可在分离出 F 后,选用碱石灰作干燥剂
解析:烃 A 完全燃烧后生成 m(CO2)∶m(H2O)=22∶9,则 A 中 N(C)∶N(H)=1∶2,又 A 在 其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 A 为 CH2===CH ,根据题图转化关系可知,B 为 CH3CH2OH,C
2
为 CH3COOH,E 为 CH3COOCH===CH ,F 为 CH3COOCH2CH3。(1)有机物 A 为 CH2===CH ,含有的官能团
2 2 名称为碳碳双键。(3)CH3COOCH===CH 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
2
四氯化碳溶液褪色。(4)CH3CH2OH 在热铜丝的作用下转化为 CH3CHO,CH3CHO 直接与新制 Cu(OH)2 共热得到的是 CH3COONa,要得到 CH3COOH,还需要用盐酸或硫酸酸化,A 项错误;钠的密度大
于乙醇的密度,故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B 项错误;若 C→E 为加成反应,则 D 为 CH≡CH,C 项正确;分离出乙酸乙酯后,若用碱石灰干燥,则会导致乙酸乙酯水解,D 项错误。
答案:(1)碳碳双键(1 分)
△
(2)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1 分) (3)CH3COOCH===CH +Br2―→CH3COOCHBrCH2Br(2 分)
2
(4)ABD(2 分)
2.(6 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含五种元素的无机矿物盐甲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
如下实验,已知该实验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组成元素为 C、H、O 和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无色液体 1 为 H2O,物质的量为 0.1 mol;无色无味气体 1 的质量为 29.5 g-1.8 g -23.3 g=4.4 g,该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该气体为 CO2,物质的量为 0.1 mol;
23.3 g 固体 1 由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氧化物组成,向黑色固体 2 中加入足量硫酸溶液后,得到 蓝色溶液,则黑色固体 2 为 CuO,物质的量为 0.1 mol,另一种氧化物的质量为 23.3 g-8 g
=15.3 g,物质的量也为 0.1 mo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153 g·mol-1,由于该氧化物能
溶于水,且通入 CO2 后产生白色沉淀,故该氧化物为 BaO。综上可知,该无机矿物盐的化学式 为 Cu(OH)2·BaCO3。
答案:(1)Ba、Cu(2 分) BaCO3·Cu(OH)2 或 BaCu(OH)2CO3 或 BaO·CuO·CO2·H2O(2 分,其 他合理答案也可)
△
(2)BaCO3·Cu(OH)2=====BaO+CuO+H2O+CO2 ↑(2 分)
3.(4 分)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 MgCO3、Mg2SiO4 和少量 Fe、Cu 的氧化物)为 原料制备 MgCO3·3H2O。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过程中,Mg2SiO4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 H2O2 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分液漏斗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使用前要先检查玻璃塞和旋塞处是否漏液
B.将加入有机萃取剂后的混合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
玻璃塞,左手握住旋塞,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旋塞放气
C.分液时,必须塞紧上口玻璃塞以防止有机萃取剂挥发
D.本实验中,含 Fe3+的有机相一定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
- 2 -
解析:(1)Mg2SiO4 与 H2SO4 反应生成 MgSO4、H2SiO3 和 H2O(或 MgSO4 和 H4SiO4)。(2)加入 H2O2 的目的是将 Fe2+氧化为 Fe3+。(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旋塞和上口玻璃塞处是否漏水,
A 项正确;B 项正确;分液时,需打开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
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C 项错误;由于未给出有机萃取剂的密度,故无法确定含Fe3+的有
机相位于上层还是下层,D 项错误。
答案:(1)Mg2SiO4+2H2SO4===2MgSO +H4SiO4 或 Mg2SiO4+2H2SO4===2MgSO +H2SiO3+H2O(1 分)
4
4
(2)将 Fe2+氧化为 Fe3+,便于除杂(1 分) (3)AB(2 分)
4.(4 分)(2019·杭州高三质检)为测定某肥料发酵产生的混合气体(CH4、CO2、NH3)中甲 △
烷的含量,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 CuO,发生的反应有①CH4+4CuO=====CO2↑
△
+2H2O ↑+4Cu、②2NH3+3CuO=====N2 ↑+3H2O ↑+3Cu。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 14.4 g, 再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 3 L 0.10 mol·L-1 Ba(OH)2 溶液中,充分吸收生成碳酸钡沉淀 39.4 g, 剩余气体为 2.24 L 的 N2(标准状况)。
(1)原混合气体中 CH4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原混合气体中 CH4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
△
解析:(1)根据反应②2NH3+3CuO=====N2 ↑+3H2O ↑+3Cu,当有 0.1 mol N 2生成时,则 有 0.2 mol NH3 参与反应,且发生该反应固体质量减少 0.3 mol×80 g·mol-1-0.3 mol×64
△
g·mol=4.8 g,则发生反应①CH4+4CuO=====CO2 ↑+2H2O ↑+4Cu 固体质量减少 14.4 g
-1
-4.8 g=9.6 g,参与反应①的 CuO 的物质的量为 9.6 g÷(80-64) g·mol-1=0.6 mol,参 与反应①的 CH4 的物质的量为 0.15 mol,同时有 0.15 mol CO2 生成。(2)原混合气体中的 CO2 与反应①生成的 CO2 和 0.3 mol Ba(OH)2 反应生成 BaCO3 的物质的量为 39.4 g÷197 g·mol-1 =0.2 mol,则消耗的 CO2 为 0.2 mol 或 0.4 mol,故原混合气体中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 或 0.25 mol,原混合气体(CH4、CO2、NH3)的总物质的量为 0.4 mol 或 0.6 mol,所以原混合气 体中 CH4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375 或 0.25。
答案:(1)0.15(2 分)
(2)0.375 或 0.25(2 分)
5.(10 分)[2019·浙江 4 月选考,T30(1)~(3)]水是“生命之基质”,是“永远值得探
究的物质”。
1
(1)关于反应H2(g)+O2(g)===H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2 2
A.焓变 Δ H<0,熵变 Δ S<0
B.可以把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能量的转化
C.一定条件下,若观察不到水的生成,说明该条件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