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0:36: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十一、《大道之行也》

1. 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 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天下为公。实行民主选举,即选贤与能。

5. “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 “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哪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1、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4.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15.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 16.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十三、《卖炭翁》白居易

17.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8.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9.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0.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1.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十四、《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4、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五、《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t229aih855t2h95x553fre38hic90119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