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制造厂家提供的成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及技术文件。
④安装技术记录(包括电机抽芯检查记录,电机干燥记录等) ⑤调整试验记录
2、配电盘、成套柜及二次回路接线 ①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纸 ②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③制造厂家提供的成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及技术文件。 ④安装技术记录 ⑤调整试验记录 3、蓄电池
①制造厂家提供的成品说明书、合格证件及有关技术文件。 ②安装技术记录(充、放电记录及曲线等) ③材质化验报告 4、低压电气
①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纸 ②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③制造厂家提供的成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及技术文件。
④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记录。 ⑤经调整、整定的低压电器调整记录。
5、配线工程
①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②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纸。 ③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④试验记录(包括绝缘电阻的测试记录)。 6、电气照明
①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②制造厂家提供的成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及技术文件。
③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纸。 ④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⑤试验记录(包括大型灯具过载起吊试验记录)。 7、接地装置
①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纸。 ②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③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④试验记录(包括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施工,不得随意改动设计或降低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如发现图纸错、漏、碰或按图施工困难,要及时报告设计、建设单位或监理,商定处理意见并办理《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后方可继续施工。设计变更、洽商要按程序进行,分包单位的洽商要通过总承包单位办理,其内容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必须经建设、设计、监理、总承包单位(包括分包单位)签认后方可执行。
(2)施工单位必须健全内部质量检查制度,必须坚持“三检”制度,即对每一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并有“三检”记录,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结构施工阶段,专业安装工程应紧密配合土建施工,服从整体施工进度安排,做好预埋,不得事后剔凿,不宜预埋的应预留孔洞或沟槽。
(4)电气安装质量控制:
保护电线用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有阻燃材料组成,外壁应有连续的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电线用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关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连接,连接处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塑料管的敷设在弯曲时应用专用工具。
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操作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不应少于0.5m。
配线的布置所用导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②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③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绝缘带应包扎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绝缘层的强度。
④管内敷设的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⑤管内穿线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⑥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可穿在同一线管内。
⑦相线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工程内导线颜色的选择应统一,通常保护接地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可采用淡蓝色的绝缘导线。
⑧配线工程施工后,应检查个回路的绝缘,导线间和导线对接地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5欧,并应做好记录。
⑨开关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的距离宜为0.15~0.2m,距地面高度1.3m。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操作灵活、接触可靠。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开关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⑩插座距地面高度不小于0.3m,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应大于5mm。并列安装相同型号插座高度差不大于1mm。
①插座的接线,单相插座、面对插座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插座的接地线或零线均应接上孔。插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