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客观题
1.继《聊斋》之后影响最大的小说集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聊斋志异》后特别值得注意的、影响最大的文言短篇小说。 2.批《聊斋》“一书兼二体”的学者是:清代纪昀
3.《红楼梦》最早的编辑、出版者、原名是:《红楼梦》最初出现,大约在十八世纪中期,当时还是手抄本的形式,书名叫《石头记》。抄本《石头记》或《红楼梦》流传了三、四十年之后的1791年才有活字排印本出现,书名仍用1784年甲辰本第一次正式题名为《红楼梦》的名字,回数也增加到一百二十回。排印本的出版者和编辑者是程伟元和高鹗。从版本系统说,《红楼梦》有脂评本、程高本
4.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具有较高的讽刺艺术成就。(《儒林外史》是独一无二的,用鲁迅的话说,是清代讽刺小说的“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之后讽刺小说即可“谓之绝响”。)
5.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托名南亭亭长的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托名我佛山人的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这四大名著,被鲁迅先生称之为谴责小说,通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6.“狭义” (“狭义公案派”)小说代表作:《三侠五义》以及文康的《儿女英雄传》。此外还有无名氏《施公案》、贪梦道人《彭公案》、无名氏《狄公案》(清官狄仁杰)(此类小说可以分侠义、公案、侠义公案三类。)
7.“苏州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人才辈出。他们或者是苏州人,或者是长期流寓苏州者。作家将近20人。他们富有才情,语言真切朴实、自然本色,作品关注现实,关心国事,题材常常有关风化。)代表人物是李玉,代表作是《清忠谱》与“一人永占”等。其余作家作品有:朱佐朝《渔家乐》;朱素臣《十五贯》;叶时章《琥珀匙》,张大复《醉菩提》;毕魏(吴县人)《三报恩》;邱园(常熟人)《虎囊弹》。
8.李渔的《闲情偶寄》:还有浙江兰溪人李渔,其《闲情偶寄》其中“词曲部”“演习部”系统论述了戏曲理论,论到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等戏曲文学以及戏曲表演等问题。这部分戏曲理论,被后人编为《李笠翁曲话》,为我国古代体
1
系最完善之戏曲理论著作。
9.清代戏曲“花部”、“雅部”的含义:昆腔的特殊地位,在当时被称为“雅部”,得到朝廷的扶持。而其他声腔或剧种,则被称为“花部”或“乱弹”,多次受到朝廷明令禁止。但尽管如此,清代戏曲,值得大书特书的,仍然是“花部”的地方戏。
10.专门研究“花部”戏曲的书叫什么:清代焦循的《花部农谭》便是一部专门论述地方戏的戏曲理论著作。
11.明清传奇衰落时期的代表作:清代康熙之后,传奇创作,如夕阳西下,迅速衰落,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乾隆年间,由文人、民间艺人几经改编,以白娘子为主人公的爱情神话剧《雷峰塔传奇》。除此之外,成就较高者有:张坚,江宁人,有《玉燕堂四种曲》;董榕,有《芝龛记》;唐英,有《古柏堂传奇》中的传奇作品;夏纶,有《星斋五种》;蒋士铨,有《藏园九种曲》。等等。 12.南“洪”北“孔”指的是: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13.王国维总结性的戏曲史著是:《宋元戏曲史》。
清代诗词文学流派:清初的诗坛上,遗民诗人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风格悲壮沉郁。散文方面,清初重要作家有魏禧、侯方域、汪琬等,被称为“国初三大家”。清初词坛,陈维菘效法苏、辛之豪放而开“阳羡词派”。 朱彝尊开创“浙西词派”。 纳兰性德,清代最著名的词人(因此人们常称“清代第一词人”)。他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 清中叶出现了著名的,也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开创者是方苞,方苞而外,代表人物还有刘大魁、姚鼐(三人被世人称为桐城派三祖)。另一个散文流派“阳湖派”,以恽(yùn)敬、张惠言为代表,但其实不过是“桐城派”的一个支流。清代中期,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 “同光体”诗派。“湘乡(散文)派”。
14.清代诗、文、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各种体式学说的代表人物:(一)“梅村体”诗歌是谁创建的:吴伟业的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时。《圆圆曲》是“梅村体”代表作。(二)“神韵说”有谁提出:清初诗论方面,诗坛领袖王士禛(号阮亭,又号渔阳山人)提倡“神韵”说。(三)“格调说”的提倡者:沈德潜。主
2
张诗歌“格高”、“调响”。(四)“肌理说”: 翁方纲。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五)“性灵说”: 袁枚。所谓“性灵”,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六)“浙西词派” 开创者:朱彝尊。(开创“浙西词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七)“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提倡者:梁启超 15.“新红学”代表人物:胡适、俞平伯。 补充:明:猪八戒最早出自杨景贤的《西游记》 填空题由于记得不全,可能会有漏掉的地方哦! 主观题
1.《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表面是谈鬼说狐的,但却不过是借花妖狐魅反映社会人生。所以,书中无论是直接写狐鬼花妖,或是写与之相关的人、事,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折射,都寄托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与态度。
1、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鞭挞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势豪劣绅肆虐乡里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表现下层民众不屈不挠的反抗。如《席方平》、《促织》、《梦狼》、《商三官》等。这是《聊斋志异》中最富现实意义、最具思想价值的作品。
2、抨击科举制度的罪恶。抨击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揭露科场的是非颠倒与考官的衡文不公,如《司文郎》、《贾奉雉》等。作者还饱含辛酸,深入揭示出八股取士、功名利禄对封建士子灵魂的摧残、腐蚀与扭曲,写出了书生满腹才学却不能中试的痛苦,如《叶生》、《王子安》。这是最能体现《聊斋志异》作为“孤愤”之书的特色的作品。
3、通过非现实的幻想世界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理想、人性理想。如突出强调两情相契的知己之爱,已突破郎才女貌式的传统爱情观;描绘出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压抑,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腐朽本质。特别是其中的女主角大多是由花妖狐魅幻化而成,
3
被赋予各种各样的美好品格,不虚伪,不矫情,不受羁绊,不被约束;在追求婚姻幸福生活的过程中,热烈大胆,富有主动的精神,坚贞专一,具有执着的信念,寄寓着作者的人性理想。如《婴宁》、《青凤》、《香玉》、《连城》、《阿宝》等。
4、描绘家庭伦理的矛盾纠葛,揭示了各种病态社会现象、歌颂美好品行。如《乔女》、《娇娜》,歌颂世间的真情和人性的美好;如《局诈》、《劳山道士》,表现世态的庸俗、人心的险恶;如《张诚》、《曾友于》,写日常家庭生活的情态,展现了世风的浇薄,希望回归传统道德。这些作品几乎均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立意无非劝善惩恶。
当然,《聊斋志异》还有一些纯粹是“志异”而无“寓意”的作品。如《瓜异》、《赤字》(原文均见下)。
2.《聊斋》浪漫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聊斋志异》运用了与《西游记》相似的人物塑造方法,即用人、妖、兽三结合的手法,使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人的社会性,又有腾挪变化的花妖鬼狐的传奇性,还有原先动植物的生物性。
比如《阿纤》,其家乃鼠精所化,其父邀请奚山入家过夜,拿出食物款待奚山,阿纤与奚山弟弟结婚,阿纤父亲被墙压死后,母女两人“冠服尽素”以尽孝,阿纤婚后“寡言少怒,或与言,但有微笑,昼夜绩织无停晷”,阿纤发觉夫家对自己的身世有怀疑时,对丈夫请求“赐离婚书,听君自择良偶”等等,与常人完全相同。但是,小说写阿纤昼伏夜出、喜爱并善于积储,畏人畏猫等,又具老鼠的特性。比如:
??既至家,媪挑灯供客已,谓山曰:“意君将至,储粟都已粜去,尚存二十余石,远莫致之。北去四五里,村中第一门有谈二泉者,是吾售主。君勿惮劳,先以尊乘运一囊去,叩门而告之,但道南村中古姥有数石粟,粜作路用,烦驱蹄躈一致之也。”即以囊粟付山。山策蹇去,叩门,一硕腹男子出,告以故,倾囊先归。俄有两夫以五骡至。媪引山至粟所,乃在窖中。山下为操量执概,母放女收,顷刻盈装,付之以去。凡四返而粟始尽。既而以金授媪。媪留其一人二畜,治任遂东。行二十里,天始曙。至一市,市头赁骑,谈仆乃返??
至于阿纤嫁与奚山之弟,昼夜绩织无停晷,“居三四年,奚家益富”,“阿纤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