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新在独立于宗教的公民意识。虽然这些基金会创始人的捐赠动力依然建筑在纯朴的基督教的慈善观念之上,但基金会运作的概念却完全独立于宗教和教派派别的范畴。
第六,新在对科学表现出的认真的兴趣。这些基金会的创始人往往对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进步特别着迷,认为存在着“科学慈善”或慈善学。
总之,正是以服务人类为使命,现代基金会才实现了组织的宗旨和组织的形式的社会化,从而确立了现代NPO的现代慈善精神或社会公益精神。
现代基金会的诞生,标志着世界慈善与社会公益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福利国家的兴起和慈善团体的衰落
20世纪前半段的历史,见证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兴起与慈善团体的衰落。
19世纪末期至20 世纪40 年代,现代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由于工业革命释放出的巨大的生产力而大为增强。国家借机摧毁了自中世纪形成的多元权力中心,确立了国家权力中心。
在前工业化国家,社会公益物品是由社会各集团各阶层共同提供的,在职业化和专业化充分发展的现代国家,谁来关心公益呢?第一批新的社会组织??企业,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不要求其它方面的权力,也不对其它任何事务承担责任。其它社会组织如学校、
13
医院也都被构造成为为了承担某个单项社会任务而工作的专业化组织,他们除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之外,也难有更多的举动来维护和促进公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由谁来帮助?全体公民的权益由谁来保障?翻开20世纪的历史,直至60年代,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几乎全世界都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国家。
国家就这样走上了在全能全权负责提供社会公益产品的前台。人们甚至忘记了在现代国家的早期,以及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前的中世纪漫长的几百年间,承担社会公益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公民社会中的NPO组织。
当然,客观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社会使原有的社会结构无法应付与日剧增的社会问题,尤其在1929?1933年的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揭示了工业社会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之后,国家干预论的思想逐渐形成,自从英国人威廉?坦普尔(W.Temple)于1941年首先提出“福利国家”这个概念后,“福利国家论”在二次大战后而告结束。现代化时代,只要国家担负公共责任,市场担负经济责任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初期乃至50年代初,西方一直有所谓“慈善终结论”,“慈善失败论之说。正如英国讨论公益问题的拿但(Nathon)委员会所言:
我们历史中最悲壮的失败之一,就是这些慈善者们所作出的努力。尤其是在18世纪后期及19世纪,由私人努力来提供学校、医院、施药所济贫院、孤儿院的普遍服务、……如今国家发放养老年金、以及救济其它范畴的穷人。
14
的法定服务---新的或旧的---现在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有个人福利。……困扰委员会的基本问题是:“慈善者还有什么事可做”。23[23][23]
拿旦委员会接着论证了旧慈善的终结意味着新慈善运动的兴起,这就是志愿服务与国家服务相配合,以志愿的努力来补充福利国家制度。“志愿部门不像政府部门,它有自由去进行试验,能成为开创者的先锋,而国家可以接着干??如果这种开创被证明是有益的话。”只有建筑在这种让NPO自由补充基础上的社会,才能“找到一种方法,使过去的好心能够更自由的服务于现实变化了的新需求”24[24][24]
在这种社会政策的指引下,英国的NPO部门调整了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除了在医疗卫生领域大大收缩之外,在其他领域特别是教育、文体休闲和社会服务方面,仍然保存下来了。
三、扩展时期??人民权力的普及
在前述第一和第二个时期,NPO的发展主要限于欧洲和北美,尤其是英美和欧陆的发达国家,而且在这些国家,NPO的参与也并不那么广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全新的慈善组织,参与的人员也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普通公民开始自主组织NPO和参与这类活动。广泛性是二战后NPO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所以这一时期常被称为人民权力普及时期。
15
关于这一时期有各种界分。鉴于20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发生了重大的政治变化,从而引起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重要反应,而这个时期还在继续发展之中,所以,我们将已经看得清变动特征的二战后至20世纪八十年代划为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用发展中国家NPO在本国形成重要的社会力量,来体现参与NPO的国家的广泛性,用发达国家的NPO大量介入国际事务,发展国际NPO,来体现NPO向全球的扩展。 1、发展中国家的NPO
发展中国家NPO的崛起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战后,许多原殖民地国家独立;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增长,为第三世界国家造就了颇具规模的中产阶级;70年代至80年代兴起了通讯革命,将全世界包括最偏僻的地方都连在一起;同时第三世界成人教育水平和识字率有了显著提高,这些因素都使得民众的组织和动员比以往容易多。
在香港出版的英文季刊《中国发展简报》的总编辑高杨(Nick Young),曾按照起源和传统,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三种类型:起源于基督教服务的慈善团体、产生于美国的新型的慈善基金会和二战后与殖民地解放密切相关的新一代非营利机构。②尽管这种划分有失粗疏,不过,倒可以用来印证不同历史时期NPO发展的脉络。 发展中国家的NPO常常被涵盖在“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之内,主要是指与公共福利目标有关的慈善组织、教会发展机构、学术思想库及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