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心理学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7 19:24: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普通心理学

第九章 动机

【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 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如何理解动机?

1、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2、动机的隐蔽性。(内在动力),人们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如,周末学生清晨就去了图书馆 。

3、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外部的诱因——内部的需要——目标。如,学校与儿童只有目标成为个体的需要才可能成为动机。 4、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认知行为,计划、组织、监督、决策、评估 ),行为活动,,,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发动行为)

如,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获得他人的赞扬而努力学习,为了报答父母和老师而努力学习等等。

2、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 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活动指向书本、课堂等; 如,在娱乐动机支配下,活动指向的目标则是娱乐设施。 如,在成就动机支配下,活动指向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不达目的势不罢休!

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need)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生理的不平衡:血液中的水分缺乏,有喝水的需要。血糖成分下降,有饥饿求食的需要。 心理的不平衡:失去亲人,产生爱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产生安全的需要。 人的需要和动物的区别 ?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 满足手段不同; ? 受意识的调节控制。

需要的过程: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平衡??

(二)需要的种类

自然需要(生物学需要):由内部生理不平衡状态起的,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 。 社会需要:劳动、交往、成就、赞许、求知 。

物质需要:如,日常生活必需品,住房,交通。

精神需要:如,文艺作品、欣赏美、阅读报刊、看电影?? 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密切联系 (手机)。

第 5 页 共 5 页

普通心理学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三)需要的结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 Maslow的需要结构的特点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如,落水时需要空气,而不需要爱和尊重。

各种需要的满足是相对满足、不是绝对满足,可延迟满足。

在高级需要(成长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缺失需要)。

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不同的人,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同的。

如,带孩子的妇女和开卡车的妇女;富士康流水线上的男人和大学教授;

《西游记》的需要层次论

猪八戒的需求层次最低,仅仅是生理上的。表现在取经途中就是,每到一处他不想着赶路,不想着打妖精,只想着赶紧化斋吃馒头。所以,偷懒成了猪八戒的主题,行进途中他只牵牵白马,任务最轻;和妖精战斗,他也是跟在悟空后面,找软柿子捏。

沙和尚的需求是安全,也高不到哪去。一路上,他挑着最重的行李。思想上,他没有太多的包袱,也没有更多的追求,他只管走师傅的路,听师兄的话。所以,长期以来,沙和尚就成了任劳任怨的典型。

白龙的需求是归属。对于团队的决策和日常事务,他基本不参与,因为对他来说,能加入一个团队,找到一种归属感就够了。只有在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唐僧被黄袍怪抓住,猪八戒独木难支的时候,他才说了西行途中唯一的一句话:“快去找大师兄。”

唐僧的需求是被尊重,这是一个相对高层次的需求了。因为孙悟空不会拍马屁,所以出力最大的孙悟空很少得到唐僧的表扬,甚至多次要把孙悟空开除出团队;因为猪八戒是个马屁精,所以他对只会偷懒的八戒疼爱有加。

孙悟空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在取经之前,孙悟空并没有太多的权力欲望,却要大闹天空,其实只是为了证明老子天下第一。西行途中,妖怪丛生,每一次好像孙悟空并不急于和妖怪决斗,而是在保证唐僧安全的基础上,先调戏几把小妖精,这其实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如何?

1、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 2、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

3、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占主导地位的是主导动机;有些处于从属地位,是从属动机。

第 6 页 共 6 页

普通心理学

4、个体的动机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5、动机与行为效果可能并不一致,好心可能办坏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太强、太弱,事情都做不好,中等动机强度解决问题最佳水平。 耶克斯—道森定理——操作水平和动机水平呈倒U型。 ①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②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③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instinc theory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如蜘蛛织网。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本能决定的,人最基本的本能是性冲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 3、欧洲的习性学家,从本能行为揭示动物行为。 为什么初恋那么难忘?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印刻期”(亦可称为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

小鸭在孵出后13~16小时,小鸡在孵出后5~24小时。 人学习游泳必须在10岁左右开始; 学习外语要从10岁前起步; 学弹钢琴的最佳期为5岁; 拉小提琴的最佳期为3岁。

在人生的征途中正确把握“印刻效应”,多与有识之士、有为之士,有德之人、有才之人交往,是你迈向成功的关键。

(二)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个体的生理需要(如食物、性、逃避痛苦的需要)引起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驱力减少理论——需要产生驱力,需要得到满足,驱力减少。 无法解释:

什么力量激发了过量的强制性进食行为? 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能宵达旦地工作? 为什么政治家在监狱里可以绝食数日?

(三)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 太低,这是我们行为的动力。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字形曲线; 如,人进入感觉剥夺状态后,会变得烦躁和渴望刺激。

如,人在安静的办公室待了一天,回家后喜欢听点爵士音乐,热闹一下。

第 7 页 共 7 页

普通心理学

如,管理300个孩子的老师回家后总想安静一会儿。 2、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如,吉祥三宝,月亮之上。 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如懂音乐的人喜欢欣赏复杂的音乐。

(四)诱因理论inducement theory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 如,美食激发人进食的欲望; 如,漂亮的衣服激起购买欲望;“就缺那一个包?” 如,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人的成就需要(李宗吾)。

——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称为消极诱因。

(五)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信息加工)具有动机功能。

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如,平时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如,看见闪电——期待雷声。

2、归因理论。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内部归因:能力、努力、兴趣、态度。

外部归因:任务难度、运气、外部的奖励与惩罚。

认知理论(续)

3、自我功效论self-efficacy。

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认知变量(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行为动机。

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维度。

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基础之上:一是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二是替代性的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情绪唤醒。

4、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5、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 goal theory。

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以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如,饥饿、渴、吸烟、性、疼痛、睡眠、排泄。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二)根据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是与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是不需要学习的(如生理性动机);

第 8 页 共 8 页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心理学 - 图文 的文档
普通心理学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w4a7mvri570pk9t1r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