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该晶体熔化后温度最高升到 ;
(5)图像上 段物质处于固态, 段物质是液态,BC段物质处于 状态。
三、课堂小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四、学后反思
五、小测另附
21
初二物理讲学稿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
级科:八年级 课程:新授课 主备:雷广生 审核: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熔点和凝固点,会看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重点难点】
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以及特点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三步教学法 一、课前自学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通常情况下): 、 、 。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如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等。 3、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固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体;另一类是________体。 5、冰的熔点是 ,水的凝固点是 。
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 ,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 熔化需要_______(填“吸热”还是“放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 ,但是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在 。 二、课堂学习与探究
T/℃ (一)基础练习
1、右图是某种物体熔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回240 D 答下列问题:
(1)这是 的熔化图像(“晶体”或“非220 B C 晶体”)
(2)在AB段,该物体处于 状态,CD200 段处于 状态。 A t/min (3)在2min~5min该物体正在 ,处于 180 0 2 4 6 8 状态,这时候需要 。(“吸热”或“放热”)
(4)这种物体的熔点是 ℃。
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________,二是继续_________。 (二)尝试练习
1、炎炎夏日我们喜欢吃雪糕降温。雪糕在你的嘴里变成了液体,这是 现象;你感觉很凉快是因为 时 热。 2、人发热时,通常会敷冰袋来降温。这是因为冰的温度比较 ,而且冰熔化时要 热,使人的温度下降。
3、2008年的春节,我国南方的几个省出现了冰灾,高速公路结了厚厚的冰。工作人员铲除冰后继续往路面撒盐来防止结冰。请你猜想撒盐能使水的凝固点 。 4、试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填空。
-117(1)水达到0℃时,继续放热就会 。 酒精的熔点 ℃ (2)电灯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 高。
水银的熔点 -39℃ (3)南极洲的最低气温可达-89.6℃,在那里应该选用 温度计。锡的熔点 232℃ (“酒精”或“水银”)为什么?
1535 铁的熔点 ℃ 5、海波的熔点为48 ℃,温度为48℃的海波,它的状态是( )
3410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钨的熔点 ℃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冰的熔点 0℃
22
6、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有(写两条)
T/℃ T/℃ 甲 乙 丙 t/min t/min
O O 第7题图
第6题图
(1)、 。
(2)、 。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舞台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反映的可能是( ) A、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 8、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熔点/℃ -39 金 1064 铜 1083 钢 1515 固态氢 -259 (1)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它的熔点是_______; (2)氢在-260℃时是_____态,在-255℃时是______态。 (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_______,此时的温度_______。
(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______水银温度计。(“能用”或“不能用”) (5)用钢做成的锅______冶炼金(“能”“不能”),这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______。(“高”“低”“相同”)
三、课堂小结
1、熔化需要_______;凝固需要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晶体熔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到达________,二是继续_________。 四、学会反思
五、小测过关
23
初二物理讲学稿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级科:八年级 课程:新授课 主备:鲁志光 审核: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水的沸腾实验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记住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重点难点】
根据实验知道沸腾的特点,会看液体的沸腾图像。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精讲多练三步教学法 一、课前自学
1、阅读课本P58,你要知道两个概念:汽化和液化,并举些例子
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做汽化,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做液化。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有 、 两种形式。 2、根据生活常识回答以下问题:
问1:我们可以怎么判断水被烧开了?
问2:水沸腾时温度会继续上升吗?
问3:如果对沸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二、课堂学习与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2、实验的器材有:铁架台、水、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进行实验:
(1)、将实验器材按课本P59页图3.3-2放置好。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气泡数量及出现气泡的位置等)。
(2)、当水温升到930C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载表格中。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发生的温度变化,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在过3分钟后停止读数。 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记录表 时间/min 7 8 ? 0 1 2 3 4 5 6 温度/℃ 93℃ (3)、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或“否”)沸腾。 (4)、根据实验数据,描出水沸腾的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4、实验小结: (1)从气泡的特点来看,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现象。 (2)加热过程中,水在沸腾前温度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水的________。停止加热后,水_______沸腾。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_。 5、思考:(1)若烧水的过程较长,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时间缩短?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