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各类规划拼合评价图
缙云县城南、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缙云县城东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原来总体规划的深化,基本上符合发展的要求。缙云县五东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未对总体规划作出大的调整,总体上没有改变原有总体规划的结构和功能布局。
缙云县城七里综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原来总体规划作了适当调整,调整出了工业用地,形成了以居住和公共设施为主的城市新区,但是建设用地框架太大,突破了总体规划的限制,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也不够紧密,通道不畅。
新碧镇和新建镇的总体规划用地已经连在一起,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相互之间道路等基础设施通道还存在错位,阻碍了区域的联合发展,而且两个镇
- 9 -
的工业用地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城镇功能分区也没有协调考虑,不利于区域的整合发展。
东方镇和舒洪镇在五云城镇群中是点状发展,相对比较独立,规划不应作为发展的重点。东方镇现有规划总体框架太大,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国家政策相违背,也与仙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相矛盾。而且工业用地分为两片发展,不符合小城镇工业集中发展的原则。舒洪镇的问题与东方镇类似,也是总体框架过大,而且工业用地过于分散,不利于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不会节约。工业与区域发展的结合应进一步考虑。
二、缙云县域发展优势与劣势 1、优势
(1)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相关政策优势。
(3)工业持续发展,块状经济基础扎实。 (4)资源丰富,奠定特色产业基础。 2、劣势
(1)要素制约矛盾突出。
(2)中心城市不突出,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普遍不强。 (3)区域竞争激烈。
三、对发展现实的认识 1、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近年来,缙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4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865元(约合1346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61亿元。
居民收入快速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57元;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190万平方米。
2、区域地位得到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缙云在丽水市域的地位稳步提高,从经济总量来看,在丽水九个县市区中,缙云的GDP总量位于第二位,仅次于丽水市区。从人均产出来
- 10 -
看,在丽水市域中处于第五位,但是和领先的云和、遂昌、龙泉差距不大,在县域东北部地区也领先于青田。从地均产出来看,缙云仅次于丽水市区,领先其他县市的优势明显。
3、发展阶段判断
目前缙云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从从经济增长动力角度来看,尚处于依靠劳动密集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阶段。
四、缙云城市发展的策略选择 1、经济发展策略
(1)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 (2)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2、社会发展策略
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缙云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的生态化改造,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
4、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发挥边界效应,促进区域融合。 (2)加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
- 11 -
第四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引导
一、城市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选择考虑因素
(1)研究分析缙云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必须把其置于县域发展战略中。 (2)把缙云城市发展置于长三角、金衢丽城市群、丽缙青城镇带的发展背景下。
(3)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增强集聚功能,提高辐射能力。 (4)城市发展必须依托现有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
(5)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形成缙云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 2.战略选择
缙云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应为“双市”战略,即“工业立市、旅游兴市”。
二、城市发展目标 1.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构筑“效率城市、公平社会、宜居环境”。力争在规划期内把缙云建设为经济繁荣、富于创新、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和宜居城市。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良好,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格局基本形成,浙中休闲度假基地地位牢固确立。力争在2020年前在丽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前列。
2.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平,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市场经济体系相对完善,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
3.社会发展目标
进一步发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文明,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形成公平公正、运作规范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