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语文 专题10 游褒禅山记(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2:21: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游褒禅山记

1.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答案】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父:通“甫”,“深父”是王回的字。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中的“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其他为并列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 译文: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译文:(曹操)固然是一代的英雄,但是如今怎能还在呢? C.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及十分之一。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采取的缘故啊。 【答案】 B(曹操)本来是一代的英雄,但是如今在哪里呢? 【解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选出全部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

①《六国论》②《过秦论》③《小石潭记》④《岳阳楼记》⑤《捕蛇者说》⑥《游褒禅山记》⑦《赤

壁之战》⑧《师说》⑨《卖油翁》⑩《石钟山记》 A.①③⑨⑩ B.③⑤⑥⑦⑧ C.①④⑤⑨ D.②④⑥⑦⑩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②《过秦论》西汉贾谊,④《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⑦《赤壁之战》北宋司马光,均不是八

大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王荆公①以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②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愕然无以对。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明日再对,惶惧谢罪而已。

(选自曾纡《南游纪旧》)

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③也。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④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

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⑤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颜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选自王铚《默记》)

【注】①王荆公: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舍人:官名。⑤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效:学习 B.方知荆南 知:主持 C.相属于道 属:嘱托 D.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答案】C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5.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王荆公以次女适蔡卞 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 B.诏许之 大舟回旋久之 C.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 须与司马君实相近者

D.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 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C项的“与”都作连词,相当于“和、同”。A项的“以”,虽都作介词,但前者相当于“把”;

后者相当于“凭借、以……的身份”。B项的“之”,前者作代词,相当于“他”;后者作助词,凑足音节,可不译。D项的“乃”虽都作副词,但前者相当于“竟然”;后者相当于“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王安石夫人骤然成为大贵人家,又十分爱这个女儿,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

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B.王安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派儿子到京城租赁房子,要求选择与司马十二作邻居,想叫儿辈们观察

其言行举止并向他学习。

C.王安石恪守孝道。他按照传统习惯,离职守孝,极为虔诚,用稻草麦秆当褥垫,铺在厅堂地上睡觉。

被送信人误认为是老兵。

D.王安石简朴低调,去迎接秀公时,坐二人抬的鼠尾轿,令到来时又是擂鼓摇旗,又是派人高声喝道

大讲排场的陈秀公极其惭愧。

【答案】A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3分) (2) 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3分)

(3) 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4分)

【答案】(1)回家后问这件事,果然是这样,于是把帐子送到开宝寺福胜阁作佛帐。(“之”“果然”各1分,

句意1分。) (2)(王荆公)遭逢母亲丧事,已经年过五十,忧伤过度,不在家里居住。(“丁忧”和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3) 扬州、润州两地送迎时,有旌旗,有大船,官吏们穿锦束绣,在道路上接连不断,是从古到今一时最为盛大的(“锦绣”“盛”和判断句式各1分,语意1分。)的事情。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

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之”作代词,指代“以天下乐晕锦为帐”这件事。“果然”应译为“果然是这样”。第(2)句中的“丁忧”是古人遭遇父亲或母亲去世这样的丧事。“不宿于家”是状语后置句式,应译为“不在家住宿”。第(3)句中的“锦绣”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锦绣”之意。“盛”即“盛大”。“今古一时之盛也”是判断句式,翻译时应加上“是”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美文赏析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语文 专题10 游褒禅山记(练)(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1hh2smct4i6jo0x1m776vac3ljqt012c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